养猪类上市公司业绩下滑 业内提醒猪肉价格下跌的风险
万得数据显示,近期a股市场猪产业板块已有15家上市公司发布中报业绩预告,11家净利润下滑。其中正邦科技净利润-2亿至-1.6亿同比下降172.78%至158.22%;金新农净利润1269.04万至3489.86万,同比下降80.00%至45.00%。而在已公布2018年一季报的22家上市公司中,净利润下滑的是11家。其中温氏股份净利润14.08亿元,同比下降4.40%;新五丰净利润为-474万元同比下降114.2%。
天风证券农林牧渔行业高级分析师 刘哲铭:生猪养殖业务是这些上市公司的主要的盈利来源,而这块的盈利又对猪价高度的敏感。由于今年以来猪价同比环比的大幅下跌,就是整个板块盈利下滑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据万得数据统计,猪产业指数今年年初至7月9日下跌13.49%,而同期上证综指下跌14.88%,猪产业指数跑赢上证综指1.39个百分点。
天风证券农林牧渔行业高级分析师 刘哲铭:板块指数能够跑赢大盘主要是由于以温氏股份牧原股份为代表的行业龙头的股价表现相对的一个坚挺。在猪价下行阶段行业龙头依然保持较快的一个产能扩张速度,而在未来可预见的十年内生猪养殖仍然是一个相对高盈利的行业,因此新增的产能市场需要给予一定的定价。
温氏股份董事会秘书 梅锦方:在行业内我们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使得我们保证就是在行情低谷的时候,我们基本上还能保证不亏本或者略有亏本。但是我们能度过难关,在行情高峰的时候我们会获得比较好的收益。
业内人士认为,猪产业投资机遇分为周期性和成长性。周期性投资机遇主要来自猪价上涨,生猪养殖是强周期行业,猪价上行将给盈利带来弹性。成长性投资机遇主要来自养殖企业凭借资本及成本优势进行产能快速扩张。不过专家同时提醒,投资者也要考虑到猪产业投资两方面的风险。第一是产业层面,猪价下行与疫病流行是最大的风险。第二是公司层面,要关注企业的现金流和产能储备,尤其在猪价下行周期,成本高低及现金流储备的充裕程度,决定了企业能否撑过行业普遍亏损期。
天风证券农林牧渔行业高级分析师 刘哲铭:首先投资时点上面规避猪价下行期,因此最佳的投资机会是在新一轮猪周期启动之际,这就要求投资者对于整个行业产能的区划进程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第二在投资标底的选择上面优先选择那些融资能力强、养殖成本低的企业。只有这类企业才能熬过行业的冬天甚至获得逆周期产能扩张的机会。
猪肉跌价养一头猪亏损400元
在深圳,记者走访几家大型超市后发现,不少消费者感觉到了猪肉价格的明显下降,平均下来每斤猪肉比去年便宜了几块钱。
消费者 李女士:我感觉今年便宜了一点。上肉以前好像十块,九块今年就是六块七块。
消费者 郭女士:买了一些猪肉、五花肉之类的。价格上稍微比之前便宜一点点吧。 降了大概10%左右吧。
猪肉零售市场价格波动,与养猪厂的猪肉收购价密切相关。在江西省安远县一家养猪厂,厂长唐福芳这半年的日子过得有点闹心,低于成本的猪肉收购价让他寝食难安。去年的猪肉收购价平均在7块多,但是从2017年底至今,价格就开始一路下跌。
江西省安远县教塘养猪厂厂长 唐福芳:下半年我们从2017年12月份开始以后,跨入2018年我们下跌的速度很快,一下子就跌到了近十年的最低谷,最低的时候我们卖了4块8元。
唐福芳告诉记者,他经营的养猪场每年大概养殖一万头猪。2016年行情好的时候,每头猪都赚六百多元,一年算下来能够赚上六百多万元。可是,今年的行情让很多像他这样的养猪户大跌眼镜。唐福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上半年,每头出栏生猪猪仔的价格在500元左右,所需饲料约1000多元,水电费30元、人工费50元,生物药剂50元,每头猪的养殖成本大约在1600多元。按照今年4月份猪肉收购价最低每斤4.8元计算,每头生猪平均250斤左右,一头猪的收购价才1200元左右。
江西省安远县教塘养猪厂厂长 唐福芳:我们说5个月左右出栏的话250斤左右,250斤按我们当时今年最低价的价格来计算的话,我们一头猪还要亏400。
据了解,2018年6月份每头猪仔价格在350元左右,而收购的猪价开始出现小幅回升,每斤5.8元,但即便按照这个价格养猪也是亏钱的。
唐福芳回忆说,上一轮猪肉价格从2015年4月涨到2016年5月,持续了11个月,从每公斤12.69元涨到每公斤20.9元。这一轮猪肉价格下跌,业内人士认为,是由供给量增加、需求季节性低迷等诸多因素叠加所致,但主要原因还在于产能过大带来的供需矛盾。
深圳市畜牧协会副会长 金铁成:2016年的生猪利润养殖生猪以后利润比较高刺激了养猪业,无论是个体户或者是规模化养猪生产基地,数量都在增加所以母猪一增加产量就高了。这样的话一高了以后猪一多一高,那么这样的话就是说有些产量就过剩了,一过剩那么价格就开始跌落了。
生猪供过于求 猪价低迷或将持续
根据养猪龙头企业温氏股份的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1月商品肉猪销售均价15.05元/公斤,然后价格开始一路下跌,4月销售均价跌至10.01元/公斤,5月份商品肉猪的价格又开始出现回升,5月销售均价10.37元/公斤,6月份销售均价11.58元/公斤。
温氏股份董事会秘书 梅锦方:整个猪周期来看最高的时候我们一公斤有达到20块钱左右,最低的时候一公斤只有10块钱左右。这个是主要是一个供求关系,决定了这个猪价具体的波动,因为高价的时候大量的养猪企业增加养殖量增加了供给。需求量没有大幅度增加,在这个时候猪价就会下跌的比较明显。
另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6月猪价环比反弹,同比下降。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结果表明,6月份第4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1.4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7.9%。全国猪肉平均价格19.9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1%,同比下降17.3%。全国仔猪平均价格24.06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降33.1%。
深圳市畜牧协会副会长 金铁成:就说小幅的反弹还是有就是理性反弹,它亏的太多了销售就很少了,很少就要提价了,总体来说销售还是比较平稳的,价格没有大起大落。2018年的价格现在来说还是小幅的往上调。
据中国畜牧业信息网统计,2016年5月27日22个省市平均生猪价处于每公斤21.12元的高位,而到了2018年6月29日则下跌至每公斤11.56元。这就意味着本轮生猪价格下跌持续了25个月,然而,上一轮生猪价格下跌了三年半左右,从2011年8月5日每公斤19.27元一直下跌至2015年3月6日每公斤11.79元。业内预计,本轮生猪价格下跌将持续到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
江西润民农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肖观长:2018年我觉得在12月份左右开始会有一个较好的一个回升。因为现在目前的话这个猪的整体从全国统计的数量来看都在下降的,母猪存栏数在下降所以母猪存栏数在下降,它会必然导致这种就是猪的出栏数下降。猪出栏数下降就会导致这种供需的关系发生变化。
养殖户延伸产业链 应对“猪周期”规避风险
唐福芳养了十年的猪,也经历几轮猪周期。他告诉记者,自己一直看好养猪的市场前景。为了应对猪价下跌带来的损失,唐福芳在2016年就开始在养殖厂附近种上了两百多亩的赣南脐橙和茶油树,明年就可以挂果,产生经济效益。
江西省安远县教塘养猪厂厂长 唐福芳:目前我们现在就采取产业延伸的一种方式,我们有那么大的山地有那么大的林地、田地,我们就把种植这一块发展起来。
而在广东省新兴县,一家养猪厂的负责人对今年养猪亏损显得十分淡定。尽管别的养殖户赔钱,可是他却依然赚钱。记者走访了解到,这家养猪场跟龙头猪企温氏股份合作,通过“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摆脱了以往生猪价格波动较大带来的养殖风险,即使市场价低,公司仍按协议价收购。
广东省新兴县温文选家庭农场负责人 温文选: 今年养猪的都是亏啊,我们是跟公司合作比较稳定。回收那个风险我们是不用去承担了,我们就是投资下去了然后就是自己管理好,自己里面的猪栏生产稳定了。我这个厂一批是养2400头猪然后一年是养4800头猪,然后就是养到大概235斤就出栏了,估计保守的来说应该利润有70万左右一年吧。
据了解,温氏股份商品肉猪成本能够处于行业低位,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公司+家庭农场”模式使企业能够在不同区域间快速扩张,二是公司合作家庭农场年户均商品肉猪养殖量持续增长。但是在采取这一模式保证农户的收益后,如果遇到猪价下跌,企业的压力就会明显加大。为了平滑周期波动,降低成本,温氏股份正在延伸产业链,加强销售终端的建设。
温氏股份董事会秘书 梅锦方:我们从长期发展考虑来说,我们现在做的是一个养殖产业链。那我们下一步就做整个食品的产业链,把我们养殖往下游再继续延伸的时候呢,我这个周期的波动对我们来说就会平缓。
同样面对猪周期带来价格的波动,也有猪企在前两年就开始布局全产业链,成为集生猪养殖、屠宰、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牧企业。
润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邦银:我们比较有效地规避了猪周期的影响,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是生猪全产业链规模化经营,因为我们把生猪养殖的各个环节都把控在自己手里。这样的话各个环节之间的亏损和盈利可以互相弥补。第二个我们是品牌化经营。
(稿件来源: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 本期编辑:吴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