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华为“爱国感”背后的女人:15年自研国产芯片,拳打苹果脚踢高通

2019/5/31 16:12:20发布38次查看
只要一说起华为手机,马上就有人喊支持国货,是爱国。
关于这个问题,学霸君也说过好多次,一台手机是无法决定你爱国不爱国。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华为确实走在国产手机的前列。
有些人买华为,很大原因是它真的撑得起爱国感:国产自研芯片——海思麒麟处理器。
还记得美国封杀中兴吧,要挟高通停止供应骁龙处理器,掐着脖子问你要 100 亿美金,就是欺负你做不出来。
而海思呢,就是做给你看,从“处理器研发落后 10 年”到“980 吊打高通”,不服就干!
就拿最新的麒麟 980 来说,什么 7nm 工艺、双核 npu 等号称拿下六个全球第一,基本跟闯荡行业 30 年的高通做到了平分秋色。
不仅如此,研发出麒麟处理器的海思半导体公司,还独占国内智能电视一半以上的芯片市场,就连视频监控领域也拿下了全球 70% 的占有率。
其他方面,它还拥有最多的 h.265 编解码技术核心专利,让我们能用更小的宽带占用,传输更高清的视频,除了智能电视以外,现在很多手机、摄像头、行车记录仪纷纷用上这种技术。
海思半导体之所以拥有今天这般成就,其实全靠这个“华为背后的女人“——何庭波。
没错,就是这个低调的女强人,带领团队打造出国产芯的麒麟处理器,打破高通苹果垄断的格局,让华为一跃成为全球第二的手机厂商。
被任正非临危受命,华为工程师变身海思总裁何庭波是谁,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使是强大的百科,上面也就那么两三句话的介绍。
这时候不妨看看学霸君给大家划的重点:华为工程师,海思总裁,华为董事会成员。
何庭波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学的正是华为现在最强的通信和半导体物理专业。
在加入她华为之前,华为的芯片事业才刚起步,虽说做出了第一颗芯片,还应用在交换机上大卖了一番,正吃香的华为因此看到了一条出路,下定决心要开拓光通信设备的新业务。
毕竟我们的任老板不想和以前一样,连条身份代表的皮带都买不起.....
而何庭波的运气简直爆表,自己专业完全符合这一领域,所以她加入华为直接被任命为芯片工程师,负责设计光通信芯片。
当时华为不像现在那么有钱,设备并不完善,仅一套的实验室设备还得大家共用,尤其是何庭波在研发芯片设计时,总与隔壁负责产品开发的高戟抢设备用。
虽然高戟懂得「女士优先」,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自己的研发产品很容易会拖后腿。于是他们商议了一下,为了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白天让给何庭波使用,晚上则是高戟使用,996 什么的都弱爆了。
后来公司业务不断扩张,无线业务成为公司的重点,何庭波便一人前往上海组建无线芯片团队,研发 3g 芯片。
而后几年,她又被调到高科技视野云集的硅谷工作,到处学习的她不仅晋升到部门总监,还让她认识到中国芯片设计比起国外仍有着很大的差距,但华为当时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上面。
在 2004 年,华为在国内押注的 cdma 凉遍天,为了生存下来,便找到新的手机业务这根救命稻草。由于思科的对簿公堂,再加上华为没有自家的手机芯片,要想在这新业务上走远显然差了点东西。
于是老任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给何庭波 2 万人和每年 4 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只为研发出华为自己的手机芯片。相信很多小伙伴看到这些数字没有感觉,不过何庭波当时是被吓到了,因为整个华为也就 3 万人,研发经费还不到 10 亿美元。
既然老任已经下定决心,何庭波就肩负起华为的希望,成立了海思半导体公司,坐上了总裁的位置。
研发芯片太烂,华为那段山寨机的黑历史在芯片研发前期,即使有何庭波这个芯片设计大佬,段时间内自然没有什么大的起色。毕竟把沙子做成芯片这一过程,本来就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技术难度大到令人开始怀疑人生。
好几年的时间,海思也就在数据卡、机顶盒、视频编解码芯片上小有成就,在手机芯片方面可以说是「白给状态」。
何庭波这头刚鼓励大家:「做得慢做不好没关系,我们就慢慢来,总有熬出头的一天」,另一头自己又埋头苦干,没有丝毫松懈。
一直白给到 2009 年,海思终于憋出了第一款手机芯片——k3v1。
emmmm...这颗芯片偏冷门,连学霸君都没怎么听过,查询后发现它采用的是 110 纳米工艺,比联发科的 65 纳米还要差,适配小众的 windows mobile 系统,完全没有竞争力的它注定要凉。
后来,为了解决这些芯片,不得不流通在山寨机市场,结果直接拉低华为这个高端品牌的形象。真没想到我高贵的爵士也曾有着一段山寨机的黑历史。
花了大钱造成这样,丢脸啊,老任自然是坐不住了,赶紧调整手机芯片的研发。在何庭波的重新带领下,又是花钱改用 arm 架构,又是改成安卓系统,又是将各地人才集中到上海,加大力度研发手机芯片。
而华为的手机业务趁着这段时间迅速成熟,覆盖了入门到旗舰各种手机,硬件上总算省心不用顾虑。
在 2012 年,海思再次推出新一代 k3v2 芯片,虽然性能上比高通三星等一线芯片落后,但至少还能用,首次用在 mate 1 和 p6 等自家的旗舰机上,并大力宣传这颗全球最小的国产四核芯片,而后两年都还在沿用这颗芯片,对它各种优化小补。
虽然第二代芯片的 k3v2 确实能用,但它还是翻车了,拿 k3v2e 芯片的华为 p6 来说,制程的落后导致 gpu 游戏的兼容性差,体验不好又容易发热,隔壁小米的发烧至少还有高性能流畅,用这台手机还真的只能当「暖手宝」呀!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华为的 k3v2 芯片被大家当成笑话,何庭波和她的海思团队每天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却又只能埋头继续研发手机芯片,开发人员也不得不 996 的连夜加班修复漏洞,公司内一片寂静,开始憋起大招来。
抓住机遇的华为,从此过上爵士人生不服输的何庭波,尝试着把自研的巴龙 710 基带芯片和应用处理器集成为 soc(系统级芯片) ,还用上主流的 28 纳米工艺,功耗大大下降,在 2014 年初带来了成熟的麒麟 910 芯片,总算看到了高通的尾灯。
在一年的时间里,何庭波和海思团队从麒麟 910 芯片研发到了麒麟 928 芯片,其中还衍生出中低端的麒麟 620 芯片,研发速度像踩了油门一样停不下来,有好几次还把握住机会,成功翻身打出了「完胜」,逆袭高通苹果垄断的格局。
最具标志性的就数华为 mate 7 了,当时麒麟 925 芯片开始成熟,华为也有了一定的信心,想用 mate 7 尝试打入高端市场看看效果,直接与三星、苹果两家巨头同月发布新机比拼。
没想到苹果和三星接三连四的出大事,一个好莱坞艳照门泄露隐私;一个还自嗨的沿用廉价的塑料外壳。这样一来,号称「爵士人生」的 mate 7 瞬间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国人们不仅纷纷支持国产手机,还争先恐后的过上爵士人生。
由于华为当时抱着探探路的心态,所以 mate 7 首批备货只有 30 万台,无法满足国内用户的购买需求,发布 6 个月后仍然难以买到,一机难求的程度比隔壁小米还夸张,全球销量超 750 万台,创造了国产 3000 价位高端旗舰的历史。
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地位后,华为马上用自家中低端的麒麟 620 攻入中低端市场,推出了荣耀 4x、4c、p8 青春版等。没想到荣耀 4x 瞬间成为爆款,成为人手一台的街机,华为旗下第一款销售破千万的手机。
前三年华为手机拖着麒麟芯片走,何庭波和她的海思团队被大家当笑话、被自家人嫌弃。
后三年则反了过来,大家都以海思国产芯的强大而自豪,把它当作华为手机跻身全球第二的关键力量,成为华为的骄傲。
不过何庭波并不满足,在研发麒麟 950 芯片的过程中,专门前往美国伯克利大学拜访胡正明教授。这个教授在半导体领域是个大牛,研发出了世界上最小,但电流却最大的半导体晶体管,何庭波正是向他请教这项技术,最终做出的麒麟 950 芯片综合性能赢了高通大半年。
从工程师、总裁、再到董事会,何庭波仍旧坚持研发海思麒麟芯片,或许是单纯为了不让别人看低,或许是想继续寻求新的突破,可谓贯彻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在最新的海思麒麟 980 芯片上,华为就花了 36 个月的时间,高达数亿美元的研发费用,余承东毫不谦虚的号称「拿下六个世界第一」。
不知道在这一句话的背后,何庭波和她的海思团队又花了多少心血呢?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