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五月,白腐病开始潜伏了

2019/5/29 16:29:31发布94次查看
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都知道白腐病在高温高湿季节叶片边缘发病,“v”字型病斑,边缘洇湿,有褐色轮纹,打住了边缘干而脆。(下图)
实际上,这几年的白腐远不是“v”字形病斑那么简单,更不会满足于侵染叶片,枝条侵染更难打,我们先来深入了解一下白腐。
白腐病的传播条件:
白腐病菌休眠温度5~12℃,发育温度为25~30℃,发病温度为28~35℃。
在空气湿度达70--90%,萌发率可达80%。所以一般盛夏雨后高温出现发病高峰。 白腐病的传播途径:
白腐孢子可借风雨传播,由伤口、气孔等部位侵入,孢子在干燥的情况下,能保持生命8~10个月,经3—5天潜育期即可发病,并行成多次重复侵染。
我们可也这样理解,即便春天干燥低温,白腐依然可以长时间潜伏,并等待传播时机,一旦遇到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立刻爆发并难以控制。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几年夏天打白腐越来越难了。
春夏之交不是没有白腐,他只是没有合适的发作环境所以在潜伏等待时机,白腐喜欢的潜伏点往往是“伤口”。我们细数一下葡萄常见的“伤口”。
下图是摘心抹叉的伤口
下图是枝条开裂的伤口,一般是干透了再浇水引起的。
下图是铁丝磨损的伤口。
还有很多看不见的伤口,比如灰霉病的伤口,霜霉病的伤口… …
为什么伤口先发病?
白腐分生孢子复制需要少量糖分的刺激,伤口的愈合需要葡萄分泌营养物质---出水,伤口的水分含有少量的糖?通风透光差,湿度大得园子更容易诱发病害。枝蔓白腐经历三个阶段
初期---伤口先侵染,先洇湿后出现水浸状淡褐色病斑,纵向为主扩展。
中期---病斑凹陷,表皮有灰白色颗粒状孢子,叶柄开始坏死,并大面积传染到叶片和果梗。
后期---纵向开裂,表皮脱落,维管束呈褐色像乱麻,侵染枝蔓表皮一圈,上部枯死。
春天不可避免的要有伤口,防止病菌在伤口处潜伏是第一要务,所以我们在减少伤口的同时,喷施白腐治疗剂,可以很好地控制和减少全年白腐的发生。
1. 抹叉时留一节避免白腐直接上枝条。
2. 浇水后等3--4天低温恢复,马上划锄保墒保持土壤湿度。
3. 严防死守灰霉病和霜霉病,潜伏期就要打干净。同时早防早治白腐,不延误时机。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