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可控
在生猪供给大幅收缩的情况下,未来几个月通货膨胀快速上升的风险也将显著抬升。
一段时间,市场上格外关注猪肉价格与其助推通胀压力。农业农村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3月猪价淡季抬头,推动cpi重返2%时代。3月,cpi同比上涨2.3%,环比下降0.4%。ppi同比上涨0.4%,环比上涨0.1%。
“未来猪价仍然是支撑cpi的主要因素。”25日,北京一位长期从事猪肉价格研究的专家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未来一年猪肉价格平均同比有望达40%,对应猪肉cpi分项同比约28%,对cpi同比拉动在0.7个百分点左右;明年1月叠加春节因素,猪肉价格同比可能超60%,对应猪肉cpi分项同比约38%,或拉动cpi同比近1个百分点。
“2016年调整cpi构成后,猪价权重从3%降至2.5%左右,2015年至2016年的猪周期对通胀带动幅度降低。”陈艳丽说,猪价对通胀拉动的效应在2006-2007年和2010-2011年两轮猪周期尤为显著。“当时猪肉cpi同比从-20%、-30%上升至60%以上,同期cpi从低位分别飙升至8.7%和6.5%。”陈艳丽说。
“需求偏弱制约整体通胀,仅仅来自猪周期生猪供给紧张引发的通胀上行,并不太可能导致货币政策的收紧。”上述专家说,虽然3月起猪价开始大涨,或大幅推升通胀,但4月即将实施的增值税率下调,又可能拖累物价涨幅,并部分抵消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
不过,陈艳丽指出,除了供给,还要看货币和需求。“物价最终由供需两方面决定,并且受到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陈艳丽说。
对于是否会影响货币政策,海通证券(14.300, 0.47, 3.40%)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指出,近期猪价抬升通胀,虽然货币政策不至于因此收紧,但考虑到3月制造业景气改善、pmi回升到荣枯线以上,企业中长贷改善、社融增速企稳,货币政策短期也难以大幅放松。
在采访中也有机构称,只有总需求加速扩张才能支撑大面积且持续的通胀,单类产品(包括猪肉)的价格上涨并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短期内猪肉价格急剧推升通胀的概率较低。”平安证券近日在其报告中指出,在2019年年内,即使猪肉价格显著上涨,最多也只能在很短时间内将月度cpi推高至3%以上,全年平均cpi增速仍将位于2.5%-2.6%的水平。2019年后三个季度,推高cpi的主要因素将是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食品价格上涨不会与工业品价格、m1等其他因素形成合力,仅由猪肉价格推动的通胀是难以持续上升的。此外,即便m1增速在2019年2、3月显著反弹,但m1增速反弹要反映到cpi增速上来,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