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后备母猪的风险1、对一头母猪来说,生产寿命内提供的仔猪数量就越多,所分摊的后备阶段培育成本就越少。母猪的生产寿命影响着商品猪的生产效益,母猪必须使用到3 ~ 4 胎才能收回它本身的成本。而现在,后备母猪不发情、二胎母猪淘汰率高、断奶后不发情率高、返情率高、产仔数少对规模化养猪场的稳定生产造成极大的困扰。
2、有资料研究表明,初生母猪产下的仔猪和成熟母猪产下的仔猪在保育期平均日增重和每日平均采食量;饲料转化效率和活重有很大差别,较后发现明显可以看出成熟母猪所产仔猪更优秀。
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所产仔猪保育期平均日增重和每日平均采食量
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所产仔猪保育期的饲料转化效率和活重
在仔猪疾病抵抗方面年青母猪所产仔猪的死亡率是经产母猪的2 倍;而初产母猪的治疗比例( 尤其是仔猪腹泻) 是经产母猪的3 倍。
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所产仔猪的死亡率与被治疗仔猪比例
生产母猪群保持一定的更新率对养猪场维持较高的繁殖性能是十分必要的,但过高的更新比例会影响产仔数量、影响养猪场的盈利能力。鉴于成熟母猪(3 胎以后) 所产后代的健康水平更高,所以延长母猪的生产年限、减少母猪的被动淘汰和死亡率,对实现养猪场稳定盈利意义重大。
影响母猪生产寿命的主要原因:1、繁殖障碍
繁殖障碍是导致母猪异常淘汰的主要因素。引起繁殖障碍原因多种多样,有传染性的(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等),也有非传染性的(青年母猪初情期迟缓、经产母猪断奶后不发情、屡配不孕、隐性发情、子宫内膜炎等),有遗传也有饲养管理、饲料霉变、环境应激等因素导致的,主要表现为母猪不能顺利繁殖、人工助产不当等,如母猪不发情、流产、死胎、木乃伊等。
2、研究显示,15% 的母猪群会因跛行而被淘汰,使得跛行成为母猪被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繁殖问题。许多繁殖问题也与跛行有关,如窝产仔猪数较少。
延长母猪生产寿命的措施:1、预防猪的繁殖障碍,从下面四点做起,有助于提高母猪生产年限:
a、严格执行疫苗接种操作规程,确保其接种密度和质量,妊娠时期(尤其前期)不应注射活疫苗,严防胎内感染,并将妊娠母猪同注射过疫苗的猪隔离。
b、严把引种检疫关。引种隔离观察检疫,严防带毒种猪进入猪场,严禁到疫区引种。
c、加强饲养管理。在饲喂过程中,必须根据种猪的各阶段营养需要进行合理配置饲料,提高日粮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饲喂高能量饲料注意使用解霉净。特别要确保矿物质元素钙、磷、铁、铜、锌、锰、碘、铬、硒和维生素e的正常供应,确保限制性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的平衡。
d、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猪舍地面、墙壁、设施及用具进行消毒,并保持猪舍内空气流通,加强冬季保温、夏季防暑降温;加强粪尿、病死猪管理。对患病猪的粪尿、乳、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及病死猪进行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消灭鼠、蝇、蚊传播媒介,严防狗、猫、飞鸟等其他动物进入栏舍。
2、蹄部过度生长不但会引发蹄骨的问题,而且还会窝藏可引发感染的细菌。修蹄有助于母猪群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正确修蹄可降低对蹄骨的压力,从而使蹄部血液循环更加顺畅,还可降低肩部及相关关节所承受的压力。这不但可以提高母猪的饲料采食量,还能够使母猪更加快乐。
3、母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矿物质防治跛行提高母猪生产力。铜、锌和锰是母猪最需要的3 种矿物质,对母猪的健康和繁殖至关重要。锰对于维护关节、腱和整体骨密度是必需的;锌有助于机体伤口的愈合,对脚底、跟部、蹄壁硬度及韧度也有良好作用;铜可维持结缔组织和白线的健康。母猪具有良好性能的一个指标是其所产乳中的体细胞数相对较少。饲喂适量铜、锌和锰的母猪乳中体细胞数量较低,这使得它们有较少的炎症,整体更健康,其生产性能也得到相应提高。
下一篇: 立夏,最适合吃这肉,营养好吃不上火,比猪肉滋补,比牛肉便宜! 上一篇:进口猪肉难补供需缺口,预计后期进口量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