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改革开放40年 山西不断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 全面振兴乡村

2019/5/24 9:17:27发布129次查看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杨丽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据山西省统计局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 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告》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科学谋划,精心组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2006年省委召开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先后实施了“四化四改”、两轮“五个全覆盖”、为农民群众办的“五件实事”,2014年又启动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宜居示范工程“四大工程”,使全省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说明:隰县午城镇川口村委太平庄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大力实施“千村试点、万村推进”工程,引领和带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2006年山西确定109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7至2011年五年间,每年确定2000个重点推进村,从2012年起,每年推进30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通过集中财力、整合资源的方式,加快建设发展。截止2013年底,全省1.7万个新农村各项建设任务完成率达到98%以上,95%的村形成比较明显的主导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抓点的基础上,各地注重发挥试点村、重点推进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连片建设,提升规模效应。目前,全省所有农业县(市、区)都完成了县域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形成了300多个新农村建设连片发展区,连片建设、以县规划、整体推进的态势基本形成。
图片说明:阳城县西河乡被评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首批“省级卫生乡镇”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2009年至2012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实施农村两轮 “五个全覆盖”工程,实现农村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村级卫生室全覆盖、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四年间共投资600多亿元,新建通村水泥(油)路2.5万公里,改造中小学校舍9483所,建成6971个村级卫生室,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2万处,完成9638个村的村通广播电视任务,完成27763个行政村13.7万公里的农村街巷硬化任务,全省建成的便民店23929个,建成农家书屋28339个,完成28200个村的体育场所建设,28235个村完成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全省813所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普通中专、技工学校和“送教下乡”所有学生学费全部免除,全省农民参保总人数达到1239.8万人。农村两轮“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完成。
图片说明:广灵县实施村庄宜居工程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继续办好农村“五件实事”,启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取得实效
2014年,山西省委省政府继续办好农村“五件实事”。全年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15.5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幼儿园312所,易地搬迁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配备保洁员7.3万名、垃圾收运车3.5万辆,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万名。在全省正式启动并全面铺开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宜居示范工程“四大工程”。2014-2016年,全省“四大工程”完成投资633.3亿元,改造农村 (县、乡、村))公路7745公里;解决农村15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改扩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000个,农村幼儿园776所;集中解决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危房改造等178万困难群众的安居问题;每年有1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同时扎实推进宜居乡村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开展了300个省级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工作,各市县也都开展了本级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新农村建设实现了提档升级。
图片说明:代县新高乡新高村新农村建设掠影
农村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村发展成果正越来越多地惠及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山西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省农村基础设施比2006年有了明显改善。2016年末,全省通公路的村占99.2%,提高3.1个百分点;通村主要道路是水泥路面的村占75.3%,提高34.6个百分点;村内主要道路是水泥路面的村占89.1%,提高46.8个百分点;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的村占92.8%,提高67.2个百分点。2016年末,全省通电的村占99.7%,提高0.3个百分点;通电话的村占98.7%,提高3.4个百分点;安装有线电视的村占61.8%,提高14.7个百分点;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的村占27.0%,提高17.1个百分点。全省实施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的乡镇占84.5%,提高17.3个百分点;实施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的乡镇占79.4%,提高54.8个百分点。全省实施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的村占63.9%,提高45.9百分点。全省77.6%的村通宽带互联网,12.7%的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
基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山西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省农村基本社会事业比2006年实现全面进步。2016年末,全省有公园及休闲健身广场的乡镇占70.6%,提高61.5个百分点。有体育健身场所的村占68.9%,提高58.1个百分点;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的村占35.1%,提高21.1个百分点。2016年末,全省有卫生室的村占83.6%,提高20.5个百分点;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的村占33.3%,提高6.8个百分点。全省100%乡镇有医疗卫生机构,48.2%的乡镇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37.1%的乡镇有商品交易市场。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