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路边的蘑菇你不要采,这几种野生毒蘑菇千万别碰!小心中毒!

2019/5/24 7:36:18发布141次查看
长沙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天心区创建湖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区
营养界有句老话,大家一定都听过吧: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这一条腿指的就是蘑菇,可见这蘑菇的营养确实不一般。
即将进入初夏,由于雨水偏多,野生蘑菇生长的又多又快,容易发生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近年来,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频繁发生,经过各部门不断努力,我市野生毒蘑菇中毒得到有效防控,由2017年的64起,中毒人数162人,死亡2人到2018年的15起,中毒人数45人,死亡人数为零,中毒例数和人数及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受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高度评价。
下面食安君结合近年来我市发生的野生蘑菇中毒案例,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三种最常见的野生毒蘑菇。
第一类是5-7月份剧毒鹅膏菌,主要包括灰花纹鹅膏菌与裂皮鹅膏菌。其中灰花纹鹅膏菌外观上与可食用的“鸡丝菌”相似,裂皮鹅膏菌通体白色,老百姓常易误食。误食6-15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称之为“胃肠炎期”;之后患者胃肠道症状消失到达“假愈期”,此时表面上看似好转,实则造成肝脏严重损害;最后发展成为“内脏损害期”,肝脏等脏器功能严重受损,是导致市民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之一。
灰花纹鹅膏菌
第二类是7-10月份的剧毒亚稀褶红菇,该菌外观上与老百姓采食的“火炭菌”、“炭烧菌”极其相似。误食后十几分钟到2个小时左右就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随之出现肌肉疼痛、酱油色尿液等症状,最后出现严重的心肌损伤。如就诊不及时,病死率非常高。该类毒菌也是导致市民中毒死亡最多的类型之一。
第三类最常见的是发生在6-9月的日本红菇中毒,该菌外观上与老百姓喜爱采食的“石灰菌”极其相似,容易误食。通常在食用后2-4个小时出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不会引起患者死亡,该菌是导致我市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发生最多的种类。
野生蘑菇是否有毒一般人难以准确鉴别,千万不要“跟着感觉走”。民间流传的识别毒蘑菇的方法,如银针验毒、大蒜去毒、磁瓦片试毒等方法并不可靠,切勿相信。目前世界上尚无治疗蘑菇中毒的特效药,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不采不食!!!这才是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根本。市食安办提醒大家:万一误食了有毒蘑菇要立即采用急救措施,尽快催吐,并尽早到医院就诊,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及进得到有效救治。
欲了解更多的毒蘑菇防控知识,欢迎大家微信扫描以下图片右下角的二维码,让唐僧四师徒教你如何远离毒蘑菇!
来源:天心食安微信公众号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