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整个菜市场的草莓,都在散发着它无处安放的、浓郁的果香味,任谁都抵抗不住这肉厚汁多、酸甜诱人的滋味,糖尿病友们不经也会问:草莓,糖尿病能吃吗?
草莓对糖尿病人健康的益处水果中,草莓算是一种低糖低热量的水果,100g草莓约含7.1g糖类物质,其中糖分以果糖为主,尽管很甜,但果糖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参与,葡萄糖才是影响血糖的主要成分,所以适量吃草莓并不会引起血糖过分升高。
对于糖尿病患者,草莓中有丰富的维生素c、花色素、苷色素、天竺葵色素、3-单葡糖苷等生物类黄酮物质,以及钙、磷、铬等矿物质对糖友预防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有积极作用;加拿大研究人员也曾发现,草莓多酚类物质可改善超重和肥胖人群胰岛素敏感性,进而降低该类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
丰富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安全且重要物质,有维护皮肤细胞完整性,预防和纠正夜盲症功效;
果胶吸附胃肠道多余油脂、糖分辅助降低餐后血糖高峰值;纤维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老年排便困难问题。
还富含增强肝脏功能,消除疲劳的天门冬氨酸。
营养丰富的草莓,怎么会是糖尿病人的禁区?关键在于怎么吃。
吃草莓需要注意什么当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每日血糖波动不大,可以吃草莓。
一般安排在两餐之间(比如上午的10点左右,下午的15点左右),或睡前1小时用作加餐。为避免吃过多水果影响正餐食量,不提倡在餐前吃;也不提倡餐后立即吃,避免增加餐后血糖负担。
每天200克草莓,分2次吃:市售草莓平均一颗20g左右,尽管草莓含糖低,但不经意地就吃过过量,过多的果糖也会导致胆固醇增高,胰岛素抵抗。血糖管理良好的糖友,每天200g水果,并不会引起血糖较大波动。(200克左右的水果可提供约90千卡的热量,当天饮食应减少25克的主食)。
如何挑选和贮存草莓质量好且新鲜的草莓,有浓郁的果香味,蒂头叶片鲜绿,紧贴果实,大小匀称,色泽红亮,草莓果实紧实,轻轻按会有痕迹(当然不买不可按,按了草莓容易烂)。
购买时遇到蒂头轻微泛白的草莓是未熟透的,可以吃的,因草莓从田园采摘到市售需要一定的时间,为降低草莓的损耗,果农会提前采摘。
吃的时候,流动清水,整颗清洗即可食用,吃不完的草莓可晾干后,低温储藏1~2天。
吃草莓的顾虑——催熟与膨化剂网传,草莓打了激素,吃了会使人体内激素紊乱;因为用了膨化剂,草莓个头才会那么大,大到草莓都空心了。
其实,草莓生长周期短,果子有小,易成熟且不耐贮存,使用催熟剂只会加速草莓成熟,加大了草莓在运输售卖过程中(腐烂)的损失程度,实在没必要使用。
草莓果实出现空心、个头不均、形状怪异,可能与膨化剂的使用有关。
但更多与草莓品种、受粉是否均匀、生长温度,光照、湿度、施肥等因素有关;
如硕丰草莓果实短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5-20克,果肉质细韧,果子不易空心。甜查理草莓果肉密度小,果子中间较疏松,很容易空心,平均果重25-28g,最大果重60g。同一品种的草莓也会出现个头大小不一,同一株草莓植株上,头果最大,尾果较小。商家销售时优先选择大而优质的草莓,宣传该草莓品质优良,精心研发培育;个头小的草莓便宣传没有打农药、激素。选择正规销售渠道的草莓,不被谣言迷惑。
膨化剂只是一种植物生长的调节剂,促进果实生长,过量使用膨化剂促草莓成熟只会使草莓的形状变丑、口感变差,并没有研究显示对人体造成伤害。
参考文献:1.草莓 中国植物志 2014-04-27
2.《中国食品》 2017年 第11期 159~159 共1页
3.肖树林、罗允等红颜草莓不同季节成熟果实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新品种推广与应用 28卷 第4期 2009年4月
点击右上角关注糖医生并私信控糖教练-冯方方(威信:tys2807)即可免费领取电子版《中国糖尿病营养治疗指南》
亲爱的糖友,如果你有关于你跟糖尿病的不平凡的故事,对写作有兴趣,欢迎给我们投稿,稿件使用后付稿费100-300元不等,投稿请发到邮箱rz1112@dingtalk.com
版权:糖医生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全部或部分文章内容
关注公众号:糖医生健康管理(diabetes_doctor),获取更多可靠、实用的糖尿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