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在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2018届新生军训结业典礼。
在培训结业典礼上,学院对评出的优秀学生进行了颁奖,鼓励其他学生向表现优异的学生学习,做到学有榜样做有标准,通过半个月的军训,学生从被动的行为规范到主动的自我遵守,实现了从要我变到我要变的转变。
承担此次军训任务的是5380兵创基地的教官,这些教官是从历年退役士兵通过招聘担任军训任务的,这次培训他们承担了1000名学生的培训,从日常作风养成到军事动作训练,教官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授课,使学生们通过军训筑牢国防观念。
“以前刚入校时,同学中的不良生活习惯较多,例如:乱扔垃圾、个人卫生差、到处乱放东西等,通过规范行为习惯,勤洗澡、讲卫生、爱护校园、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在校园中形成了。”一名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教官带队一个个班的学生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主席台,口号宏亮,动作整齐划一,让带队老师看到了学生们明显转变,对军训成果频频赞赏,老师们纷纷拿起手机,把学生们的精彩展示通过拍照发朋友圈分享。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楚治斌,是一名服役27年的转业军官,2013年转业安置到地方工作。他对抓好国防教育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很深的见解。“以德育人、教育为本,通过军训的形式将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进行贯输。我们通过多方考察,选定了5380兵创基地承担军训工作,他们安排的教官能力强素质好,在半个月的培训中看到学生的军训效果。”
走进5380兵创基地的办公区域,记者看到墙壁上的宣传标语,“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让人看了士气大增,他们每天把这三句变成团队成长的口号,铭记在每位教官心里,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好每一次军训任务。
毛海航是一名当了5年兵的军训教官,曾经在空军部队服役,2013年退伍回到老家重庆,去年7月说服了家人来到新疆乌鲁木齐从事军训工作。记者问他为什么从事这样的工作,他告诉记者,非常怀念这身军装,就来到了5380兵创基地,从事其他工作没有机会穿军装,只有军训可以把自己的迷彩绿穿在身上,他通过招聘信息得知招聘教官,就报名到这里工作了。“这项工作很有意义,能够有一个平台把国防教育来传承,发挥自己退伍不褪色的作用,继续从事军事教学,把军队光荣传统在学生头脑里扎下根,我感到这个职业挺神圣的。”
5380兵创基地针对企业、学校、家庭“体验军营生活、锻炼意志品质、加强团结协作需要”的需求,打造5380军事体验教育中心,就是以军训内容传承红色基因为主线,达到退役军人就业的目的。他们通过军旅文化传播、军事课程传授、塑造参训人员毅志、培养良好品格的形成,打造一个军训企业的知名品牌。
“5380兵创基地通过搭建平台,让退役士兵在这里感受到军营的感觉,能够把军营里学到的军事技在这里得到更好地发挥。我们还根据社会需要打造多个军事体验中心,解决更多退伍士兵就业难题,同时也能带动更多退役军人创业。我们通过探索‘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的模式,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提供众创空间。也需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参与管理100所院校、培养1000名退役军人教官、推介10000名中职学生稳定就业”规划目标。”5380兵创基地创始人吴玉介绍说。
作者:韩广宁 编辑:走军营去拥军韩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