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我们可是专业的猪肉,关乎食品健康,人身安全,在北欧这些发达国家里,这便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养猪,自然也就成了一个不容轻视的技术活。在丹麦,不是有点剩菜剩饭就可以养猪的,猪的饲养人员,有极其严格的准入政策规定。
要成为一名有执照的养猪户,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至少需要经过3年8个月的培训,培训内容不只是养猪知识,一些管理学等等的相关学科,也要通过考核。不仅如此,学生想进猪场上班,也要经过2年专业学习,才能进驻猪场。
既然是专业学位,那硬件设施肯定也要配得上专业二字。
浊臭逼人,猪粪如山的养猪环境已经成为了过去时。高度的机械化和智能化的现代养殖厂和仪器设备,让养猪变得非常轻松而干净。
一个1.7万头生猪的养猪场里,一共只有6名工人。甚至喂猪,都不需要亲自动手。
以猪为本,科学发展丹麦养猪业,禁止饲料中使用任何促生长剂,抗生素也只能用于疾病治疗。对他们而言,猪吃什么就和人吃什么一样,饲料安全,猪肉才能放心。
除了吃以外,饮用水,生活起居,运动娱乐,还有死亡方式,丹麦都是方方面面为猪着想的。
猪的水源来自于地下矿泉,纯净的矿泉水源源不断地分流到每个猪槽,成本也不是很高。
猪的作息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规律生活,健康一生,定点吃饭、喝水、排便,休闲,还有定点体检和检疫。
猪的运动时间和空间也要有保证,平均一头猪至少要有2平米的生活空间,活动开了才能长得更壮实。
在猪的屠宰方面实行文明屠宰,没有传说中杀猪般的叫声,统一施行二氧化碳室昏迷死亡或电击致晕死亡,让猪在生命的最后依然能有尊严地死去。
就是这么各方各面的苛刻,才造就了其极高品质的猪肉。
养猪强国,以点带面丹麦只有600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不到千分之一,但每年可以向世界各地出口生猪3000万头,约占全世界年出口生猪肉量的25%,其养猪业之发达可见一斑。
并且,丹麦通过养猪产业,又带动了一批其他产业的经济发展。
比如,丹麦很多猪场使用了粪浆热能回收系统,将回收的热能收集用于供暖,不仅节约了75%的供暖成本,更摆脱了以煤为主的燃料加热方式,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同时,猪的排泄物也被集中回收,用于农地肥料和沼气发电的来源。
再比如,与养猪相关的基因生物技术、电脑自动控制系统、饲料研发、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前沿科技,都是丹麦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硬核实力。
丹麦称自己的养猪业是“清净绿能的高价值产业”,不仅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为世界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其实,我国的农业体量更为庞大,但与养猪业相关的新闻却都是“瘦肉精”,“激素猪”一类的负面消息,必须要说的是我们在食品安全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和《安徒生童话》一样,丹麦连最常见的猪肉都可以做到那么精致,盛传工匠精神的中华民族,又怎么会做不到在追求品质中发展经济呢,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也能以健康的食品引以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