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小麦可以说总体形势不错,除了一些地方出现旱情外,还有近期高发的病虫害,对小麦生长有一定影响。但是如果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今年有望成为一个丰收年。小麦眼下一定要防好病虫害,后期加强管理,照样能夺高产。接下来就说说小麦生长后期的管理。
搞好病虫害防治前期的降雨天气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十分有利。各地要以赤霉病、条锈病、麦穗蚜为重点,继续加大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治力度,搞好对赤霉病进行第二次防治,同时加强防治白粉病、吸浆虫、麦穗蚜等其他病虫。优先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每亩可用12.5%烯唑醇40克兑水喷雾),如喷药后24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喷1次,注意轮换用药。剂型上应选用耐雨水冲刷的超微粉、胶悬剂等,赤霉病菌已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必须慎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
浇好灌浆水适时浇好灌浆水,能平抑地温,减缓干热风和高温热害影响,以水调肥,以肥养根,以根护叶,增加粒数,促进灌浆,提高粒重。对土壤墒情不足的麦田,有水浇条件的要适时浇好灌浆水,灌浆水以扬花后10-12天为宜。浇灌浆水时应选择无风天气和掌握水量,浇后不使地面积水,切忌大水漫灌;对土壤肥力高、墒情好的地块,可根据后期降水情况不浇灌浆水;小麦灌浆后期,土壤含水量过高,遇到大风天气,易引起倒伏,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要避免浇麦黄水。
加强一喷三防,将适宜的环保高效型杀菌剂、杀虫剂、腐植酸微肥、磷酸二氢钾等混合,采用高效的施药器械及适宜的助剂和稳定剂进行一喷三防,促进保粒增重,实现优质高产。
防倒伏、防早衰、防穗发芽防倒伏:“麦倒一把草,谷倒一把糠”。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倒伏时有发生,今年部分麦田群体偏大,后期存在潜在倒伏危险,要避免在有大风的天气前浇水,防止倒伏发生。必要时可以施用壮丰安或多效唑粉剂等植物调节剂,防止倒伏的发生。
防早衰:对有脱肥症状的麦田,灌浆初期要普遍开展叶面喷肥,预防小麦后期脱肥早衰,延长灌浆时间,稳定小麦粒重。
防穗发芽:小麦成熟时容易遭遇连阴雨,为防止穗发芽,要在小麦蜡熟中后期及时收获。
适期收获小麦收获的最佳时期是蜡熟末期,此时收获小麦千粒重和产量为最高。收获过早或过晚,均会导致千粒重和产量降低。熟末期收获产量最高,其植株表现为茎秆全部变黄,叶片枯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内部呈蜡质状,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用力能被手指甲切断。
据调查,小麦完熟期收获的要比蜡熟末期收获的千粒重一般降低2.4克,每亩减产小麦13~1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