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柑橘】连续阴雨,即将爆发这种病害,专害嫩梢和幼果

2019/5/18 20:57:49发布101次查看

近期柑橘产区多连续阴雨天,加上温度逐渐升高,病虫害极易发生,尤其是危害嫩梢、花蕾、幼果和叶片,在杂柑上易发病的——柑橘链格孢褐斑病。
链格孢褐斑病介绍
柑橘链格孢褐斑病简称柑橘褐斑病,果农俗称黑疤病、“黑点病”。因为发病快也习惯称为急性炭疽病。
在贡柑、茂谷柑、爱媛38、默科特、红橘等柑橘品种上发生较多。
该病传播速度非常快,且容易复发,常引起落叶、落果、枯梢,果实感病后带斑难以鲜销,处置不当的话后果相当严重。
褐斑病发生特点
1、发生规律
褐斑病发病早、侵染时间长,以春梢、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4月下旬至6月中旬,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发病最重。在各次新梢中,以春梢发病最重,其次是秋梢,夏梢发病最轻。
2、发生途径
链格孢菌以无性态参与病害循环,病菌主要在带病的成熟叶片上越冬,翌春气温回升后,带病叶片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
孢子降落在新梢、嫩叶和幼果上,等到条件适宜时即可萌发,产生毒素,致使所接触的细胞死亡,形成坏死斑。
3、发生原因
该病的发生与湿度有关,降雨、露水等都能以引发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在适宜温度下(20~29度),叶片持续湿润,病菌仅需8小时即可完成侵染。
在栽培管理差,其它病虫为害重的;地势低洼、积水;果园郁蔽、通风透光不良的;树势弱挂果多的;偏施化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少的果园发病较重。
综合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
选择无病苗木:苗木用杀菌剂消毒后方可引进,最好使用脱毒苗。
改进栽培措施:应在地势较高通风透光良好的地块种植,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对于湿度大的果园,要通过开深沟排水措施降低果园的湿度。
加强树体管理:避免过度灌溉和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减少初侵染源:柑橘采收后,剪除病枝、病叶,移出果园集中烧毁;对于荫蔽严重的果园,进行大枝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缩短叶面水膜持续时间。
2、化学防治
根据褐斑病的发病规律,在春梢、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抓准时机施药,其中以春梢3~5cm时和落花期2次防治最为关键,秋梢期根据发病情况再喷药1~2次。
推荐药剂:
预防性药剂用45%咪鲜胺、代森锰锌、小檗碱(生物源药剂)喷雾,大概10~15天一次药剂。
保护性的主要有铜制剂、丙森锌、代森锰锌、氟腚胺、百菌清等;
治疗性的主要有啶酰菌胺、三唑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腐霉利、异菌脲、咪鲜胺、抑霉唑等。
叨叨提醒
1、一定要在雨前使用药剂防治,以保护性杀菌剂为主,每类保护性药物每年使用不宜超过4次且最好能交替使用。
2、在幼果期: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建议巡视果园时最好剪掉枯枝病枝并及时带出果园销毁。
3、在夏梢期:及时抹除夏梢或药剂控制夏梢的萌发。对于不抹除夏梢的情况,也要及时喷药防治。
4、在秋梢萌发期:避免施用过多的氮肥促发秋梢。在秋梢刚萌发的时候进行喷药。
以上就是叨叨对于柑橘褐斑病的整理和理解,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法欢迎“写留言”分享~感谢大家的肯定和支持,无以为报,只能发布更优质的文章供大家学习~
部分素材来自:农业助手(nyzs360)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