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
来了就别走了
往下看吧
一个小公务员,因为自己家装修房子踩坑,写了篇帖子,结果吸引了几千人进***流,因为平时没时间打理,
平时群里就聊聊如何家装,突然有一天,一个家具厂家跟群主说,要不来一次团购?结果这么一搞,你猜怎么着?
仅仅一晚上,竟然卖出了400万!
这个厂家呢,同样在展销上搞了1周,花了很多钱,结果只卖了120万!
我不禁感慨,传统玩法真的是不行了,一个企业强大的销售团队加老板,竟还不如一个公务员业余玩玩的销量大!厂家老板很是激动,给了她一笔钱,公务员群主怎么都不会想到会有这样的生意,业余时间随便搞搞便轻松大赚了一笔,远远超过过去几年收入啊!
这样的事情,让我们普通人看起来简直不可思议,天方夜谭。
作为厂家来讲,也是特别感慨时代在变化,过去渠道卖不动,如今凭借一个业余群主,在群里,轻松卖了400万,而且只花了一个晚上。
后来有人跟我再提起这件事,一个刚毕业3年的公务员小亦,怎么会跟一位家具企业老板搭上合作?这件事说来话长,经过饭局,才了解到小亦确实不简单。
小亦因为自己家要装修房子,因为新手装修,花了几十万跳了很多的坑,她深受其痛,于是空余时间写了一篇帖子发到了网上,教网友们怎么避免装修跳坑,结果没想到这篇帖子竟然火了,引起了一百多万浏览量!好多网友纷纷留言要她联系方式,小亦私信实在回复不过来,索性就把这些人拉到一个群里,后来时间越久人越多,一不小心有了几千人。
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本来只是个简单的【兴趣交流群】,没想到厂家闻风而来,谈起了合作,再加上小亦本身将群运作的相当好,去年还离职做起了专职群主,于是就有了目前这个结果,当然,合作上不单是帮厂家卖家具,还有一系列床上用品等等周边产品。
在这里,大家要意识到,社群营销有一套系统打法,跟传统赤裸裸的电商生意和线下运营逻辑不一样,这也是马云提出的新零售的重要内容。
传统商业背景下,做生意需要很强大的团队,雄厚的资本实力、资源和经验等等,如今,借助互联网+社群,再小的个体,只要借助平台和社群,在垂直领域有一技之长,就可以轻松变现。
前几天,约了一位朋友,他做了10年建材生意,最近因为对母婴感兴趣,于是在母婴平台玩起了直播,没想到短短几天获得很多人喜爱,瞬间吸粉3000,收入20w,感叹这个时代,个人只要有才华,比过去赚钱太容易了。
你看,谁说互联网玩法就是烧钱的?本可以很低成本甚至免费获取大量流量,关键是你到底有没有掌握精髓。
其实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在于,这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目前各行各业都在探索社群化,到了什么程度?各行各业都在试图做行业的uber,甚至连打桌球都有app,可以加入当地的台球俱乐部,可以付费约美女助教。
但是,现实情况却是,99%的社群完全没有挖掘出社群的能量来,群主做的很疲惫,甚至感觉到社群没有前途。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事实是:
社群价值巨大,目前挖掘出来的只是沧海一粟。
前天朋友送了我一本书《风口》,这本书未出版就通过社群众筹了400万,在风口两个微信群里,又众筹了一款酒,2个小时众筹超过10万瓶。这个社群通过一本书为思想载体,通过一款酒做实验,激发了社群巨大的能量,而像这样的社群,能做到的,太少了。
所以,我相信,群主职业化是一个大趋势,公司和其他组织社群化也是一个大趋势。
这3年我就是职业群主,14年的时候,还比较艰难,但是情况去年好了很多。一些职业做群主的,年收入几十万比较正常,做得好的年收入几百万。再看微商这样被认为很low的群体,他们以微信群为载体卖产品,销售额几千万甚至数亿,微信群就相当于他们的公司。时隔两年后的今天,社群运营已经变成很多企业与行业专家的切入营销的一种方式,而群主这个角色也渐渐的走向爆发阶段。
关于实践的价值1000万的社群营销方法论,本头条号之前的文章就有所涉及,背后涉及更多的具体操作手法,比如:
1. 如何用社群销售自己的产品?
2. 如何用社群裂变代理渠道?
3. 项目团队如何构架自己的自动化成交流程?
4. 如何把社群变成一个0成本的广告公司?
5. 日增千粉的混群绝招?
6. 如何构架1000个核心种子用户?
7. 怎么找到自己的精准流量池以及如何截留竞争对手的精准流量池?
8. 全自动社群管理神器——解放劳动力
9. ……
后续会持续展开拆解,感兴趣的圈友记得关注我
b站联盟#今日互动 #
话说,
对于企业来说,社群是一条正在兴起的营销渠道吗?
对于个人来讲,群主是一个赚钱的职业和创业机会么?
你对此话题是否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抽几个走心圈友私发幸运包,另外,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有启发的,记得点赞、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