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台湾保证法2019”(taiwan assurance act),
5月8日,美方公布拟于5月10日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
而此前,我国早已宣布,中方代表团将在9日赴美磋商关税事宜。
美国赶在赴美磋商前一日发布这一消息,意欲何为?!期待我国代表团在贸易战升级的压力下对美国妥协吗?
实际上,为迎接贸易战升级中方已经做了各种准备。从还击美国的征税到开展各种措施,以期减少中方企业的损失、帮助它们渡过难关,都做了大量预案。
以高端仪器为例,为了限制中国发展,国外许多高端仪器不允许出口中国,即使允许卖给中国的,也用高价作为壁垒。众所周知,科研仪器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想要在科学研究中占据先发优势,就必须在科研仪器上率先突破。据不完全统计,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中,68.4%的物理学奖、74.6%的化学奖和90%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借助各种先进的科学仪器完成,或直接与新仪器方法或功能的发展相关。
然而,在高端科研仪器领域,实验室常用的大型分析仪器仪器、大部分的生命科学仪器等依旧依赖进口。
但是,高端科研仪器依赖进口的问题已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就设立了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
2011年,“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设立。
据了解,2011至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来自中央有关部门推荐、经费体量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科研仪器项目53项,批准资助金额38.14亿元;资助全国科研工作者自由申请、经费体量在1000万元以下的重大科研仪器项目466项,批准资助金额32.03亿元;两类项目合计资助经费超过70亿元。
虽然由于历史积累不足等多方面原因,高端科研仪器依赖进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但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科研仪器特别是高端科研仪器在国产化的道路上,已取得积极进展。以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为例,“十二五”科学仪器专项共安排项目208个,目前已全面进入验收阶段,有些成果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得到了推广应用。“十三五”期间,科学仪器专项共安排项目142个,目前正处于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化样机研制阶段。
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我国科研仪器开发已初见成效。同时,这也告诉广大科研人员,即使在一些国家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只要国家支持,各方携手,我国高端仪器仍能够走出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