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oscar schwartz
译︱编辑部
图︱网络
往期回顾:
人工智能不为人知的历史(1):下棋傀儡
eniac的女程序员
1946年2月14日,记者们聚集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工程学院,目睹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之一的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的公开展示。
阿瑟·伯克斯(arthur burks)是eniac团队里的数学家和高级工程师,其展示这台机器的性能。首先,他让这台电脑做了5000个数字的加法运算,该任务在一秒钟内被成功完成。接着,他演示了在炮弹从枪口飞到目标物之前,该机器便能计算出炸弹的轨迹。
这给记者们留下了印象的深刻。据他们所知,伯克(burks)仅需按下一个按钮,这台机器便呼呼地运作起来,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完成过去人类需要几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然而,在展示中没有提及的是:在这台看起来智能化的机器背后,是六名女性所完成的艰巨而富有开创性的编程工作,她们之前也曾经像“计算机”那样拼命的计算。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建造一台能够计算炸弹轨迹的计算机的计划就已成形。那时,摩尔工程学院与弹道研究实验室(brl)合作,组建了一个100人的“人类计算机”团队,手工计算炮弹的射击表。
完成这项任务对数学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包括解决非线性微分方程和使用微分分析仪和计算尺的能力。然而,“计算”被认为是文职工作,对于男性工程师来说,这项工作过于枯燥。因此brl雇佣了女性来处理这项事务,这些女性大多拥有大学学位,并且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
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发展,预测炸弹飞行轨迹的能力日益成为军事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brl为了能够提供数据也在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
1942年,物理学家约翰·莫奇利(john mauchly)提议建造一种可编程的通用“电子计算器”,使计算过程自动化。1943年6月,莫奇利(mauchly)和电气工程师j·普雷斯帕·埃克特(j. presper eckert)获得了建造eniac的资金。
电子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代替brl的数百台“人工计算机”,使计算过程更快、更有效。然而,莫奇利(mauchly)和埃克特(eckert)意识到,他们的新机器将需要通过打孔卡片(punch cards)编程来计算轨迹——ibm数十年来一直在使用这种技术为其他机器编程。
阿黛尔(adele)和赫尔曼戈德斯坦(herman goldstine)夫妇俩,是brl“人工计算机”的负责人,他们建议,这项任务应该由团队中数学实力最强的人来完成。因此,他们共挑选了六名女性——凯瑟琳·麦克纳尔蒂(kathleen mcnulty)、弗朗西斯·比拉斯(frances bilas)、贝蒂·詹宁斯(betty jean jennings)、露丝·利希特曼(ruth lichterman)、伊丽莎白·斯奈德(elizabeth snyder)和玛琳·韦斯科夫(marlyn wescoff)。
这个小团队的首要任务是从内到外熟悉eniac。她们研究这台机器的蓝图,了解它的电路、逻辑和物理结构。这个30吨重的庞然大物占地约140平方米(1500平方英尺),使用了17000多个真空管、70000个电阻、10000个电容器、1500个继电器和6000个手动开关。这六名操作员负责配置和连接机器,以执行特定的计算,处理穿孔卡片设备,并调试其操作。有时,她们还需爬进机器内部更换有故障的真空管和电线。
在战争期间,用于计算炸弹轨迹的eniac未能及时设计完成。但不久之后,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用它进行了核聚变的计算。这需要使用100多万张打孔卡。来自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的物理学家依靠操作人员的编程技能,完成了这项工作,因为只有她们知道如何处理这么多的操作。
然而,这些女程序员的贡献几乎没有得到认可和赞扬。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计算机编程仍然与人类计算密切相关,因此被认为是一种“亚专业”的女性工作。主要的工程师和物理学家专注于设计和制造硬件,他们认为硬件对“计算”的未来更为重要。
因此,1946年,当eniac最终在媒体前亮相时,这六名女性操作员仍然没有露面。那是冷战刚开始的时候,美国军方急于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通过把eniac描绘成一台自主的智能机器,以表明其技术优势,但是对于其中涉及的人力却绝口不提。
这种公关策略效果显著,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影响了媒体对计算机器的报道。在全球各地有关eniac的新闻报道中,这台机器占据了中心位置,被称为“电子大脑”、“巫师”和“人造机器人大脑”。
然而,那六名女性操作人员艰苦的工作几乎无人提及,她们爬过机器的电线和真空管,实现了所谓的机器的智能行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