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唱完整场演唱会的歌手、检查了三十多遍镜头的演员、八小时内不停敲打键盘的程序员、对着镜头摆姿势到腿抽筋的模特、苦思冥想下一个系列的设计师……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扮演着亟需完成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在秒针的又一次拨动中经历着移动状态所带来的变化。
不同的生活方式可能创造出不同的身份,即所谓的标签。暂且不去探讨”标签“一词在现下的生活中持有怎样的深意,年轻的疾行者们俨然在迥异的身份之下自由组建了不同的青年文化景观。
聚焦于青年文化的发展,以当代青年的移动轨迹和城市生活状态为灵感,男装品牌 common gender 以「transmetro」作为2019秋冬系列发布会的主题。本次,也以这样的特定场景为集合,尼龙在5月9日的活动现场捕捉到了不少大家熟悉的都市疾行者,新生代创作歌手蔡维泽、新生代音乐人 chace、draksun 等等;也“抓”住了一些不同身份、不同职业领域的都市青年,请他们以自我感官释出个人视角下的「移动」概念。
01.
傻子与白痴乐队
同本次common gender aw19的概念「transmetro 迁徙」相关,尼龙也一直在强调「youth on the move」,“移动”的概念自然涌现,傻白乐队对于这样的概念是如何理解的?
傻白移动的概念在于放下:傻子与白痴的音乐放下成见和标签,风格才可以游移在颓丧与积极、电子与民谣之间。很多人认识我们是因为在《明日之子2》夺冠,获得了声量的同时,也被贴上了“偶像”的标签;另外一些人认为我们是台湾的 indie band,认为我们不该透过主流媒体曝光、流于商业。但如果背负着太多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的声音和目光,脚步就会笨拙,不能迁徙、不能移动。唯有放下成见、放下标签,才能走到意想不到的地方。
除了音乐人这个身份,你们觉得自己还有哪些延伸的身份?或者有哪些觉得自己比较适合、想要尝试的职业体验?
蔡维泽我觉得自己还蛮适合当老师,因为我很擅长将自己的个人经验和知识条理化,可以让它变得不会像是经验上直接、单一的输出。而且我之前也有当过补习班英文老师,所以如果是延伸的身份的话,我觉得我还蛮适合做这个职业。
少菲我觉得我可以当动物沟通师,因为我觉得我很会跟狗或猫有心灵上的交流,可以通过电话跟主人讲话就知道它在想什么。
邦邦如果要延伸现在的身份的话,我觉得我应该也可以是一位老师。因为我本身就有在乐器行教贝斯,还蛮享受分享自己的经历;然后跟他(蔡维泽)一样,就是我会比较条理化我的一些经验,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其他人会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身份转换是一种「迁移」,而音乐风格的多样尝试也是「迁移」的具象化体现,那你们在音乐上是否有尝试过一些不同玩法?
蔡维泽我们有尝试过共同作曲,因为大部分的曲是我写的嘛,然后我们也有尝试过大家一起写一首歌,或者是大家一起写一篇词。虽然后来失败了,但至少我们有尝试过这样的事情。
郑光良我们会尝试将一些比较不属于乐器的声响取样下来,然后加入不同的效果,让我们的音乐听起来比较丰富。
少菲我们也会尝试将两种看似浑然不同的曲风截取出各自的元素,做一点搭配和融合,让它产生一些新的听感。
说一说你们的着装风格,会根据不同场景做怎样的搭配选择?
维均例如说,正式的场合我会穿质地比较厚的衣服,因为我觉得那个场合之下你可能要利落一点,看起来不能太轻浮;如果是跟朋友出来逛街,我又想穿的比较帅的话,那就会选择比较轻便一点的,想要整体呈现出放松的状态。
其实音乐本身也会听众获得不一样的感官体验,来为大家推荐一首你们的歌,让大家在视听中进行一次“旅行”。
蔡维泽推荐给大家,这是我在台北阴暗潮湿的分租套房中失眠时写出来的歌。不能说希望大家听到这首歌时能“旅行”到我当时的景况,因为失眠太痛苦!但是或许能和大家对生活的困扰、对未来的焦虑产生共鸣。
02.
percy lau
眼镜设计师
同样身为设计师,在基于自身的设计经验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你是如何看待 common gender aw19 这场大秀?
我个人看来,common gender 的2019秋冬系列延续了上一季的实穿特性,走秀也不是我们常规印象中的走秀模式,而是模特来回穿梭在街道上。再者就是在荧光色的点缀下,整场秀会给我《黑客帝国》的其中一幕的观感,即人进入了母体之后的感觉。
现在很多女生都比较偏爱用男装来造型,你有尝试过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装扮想法。
我喜欢偷我各任前男友的t恤,也会去穿,其实它们除了服装本身也变成了某一段过去。
那么哪种风格的穿搭会让你觉得可以自适多个场合?
就是 hoodie 加上运动裤,最自由、最自在的状态。
最近在做什么,设计灵感又是如何衍生的?
最近没有设计眼镜,最近想着做一些彩妆,另外也在画画、做雕塑。灵感来自于深海、大鱼,去年学会潜水时发现海底是另外一个次元,瞬间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觉得还蛮有趣的。
03.
顾义伟
模特
有注意到你最近在拍 vlog,你觉得自己同其他博主的内容呈现方式上有哪些异同?
因为我话比较少,我不知道要如何给大家做介绍。有一些拍 vlog 的博主会讲很多话,但我比较容易害羞,我跟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的 vlog 是简短型的哈哈哈。然后现在拍的比较没什么内容,其实我也很想拍一期有内容的,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想到主题。
工作以外自己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度过闲暇时光?
我会找朋友喝酒、看电影、打篮球,基本就是这些。
如果让你推荐一件可以满足多个场合穿着的单品,那会是什么?
如果有种能够变形的服装,那还挺不错的。比如一件衣服,它可以变成无袖,也可以变成短袖,类似这样可以变形的我就觉得很酷,可以根据不同场合任意调节。
在挑选服装做造型搭配的时候,你对服装的哪些细节比较关注?
版型。
回归到工作中,哪种类型的拍摄是你最喜欢的?
最好是不要太拘谨的。
04.
佐藤翼
模特
本职工作之下,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自行消遣?
就是跟朋友玩、做音乐。因为我平常比较无聊,自己很爱做音乐,所以一般就在家待着做音乐。
同样的问题,如果让你推荐一件可以满足多个场合穿着的单品,那会是什么?
我觉得还是简单一点的衣服,一件同样的衣服,你做你自己、穿出自己的感觉就好了。一样的衣服也会产生变化,你喜欢听嘻哈,那你拿出嘻哈的感觉出来,主要在于你根据自己的风格穿出不同的味道。
在挑选服装做造型搭配的时候,你对服装的哪些细节比较关注?
版型、面料。
05.
刘浩
模特
模特身份外,你还有哪些延展的身份?或者有哪些想要获得的职业体验?
其实在做模特之前,我是学服装设计的,所以从2017年开始我和朋友一起做了一个服装品牌「长大开飞船」。最近对家居和插花很有热情,会有要做花艺师的幻想。
因为职业缘故,经常会前往不同地方,哪一段“on the move“的旅程让你印象深刻?
每一段哈哈哈,上个月去了一趟印尼,是和工作无关的很纯粹的旅行,希望以往因为工作匆匆来去的地方也可以有机会去慢慢感受。
走过这么多场秀,是否有哪次走秀经历比较印象深刻?
这题我每次的答案都不一样哈哈,这次我想讲的是我的第一次时装周被 walter van beirendonck 选作开场模特,任何角度来说这个经历对于我都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励。
模特工作之下,自己的着装风格应该也有了一套固定的喜好,你觉得你的着装风格是怎样的?
喜欢vintage,会选择里面样式简洁、带一点廓形的,然后整体搭配都是大色块或者同色系的一身。
最近在忙些什么,有什么好玩的计划正在实施或想要去实行?
5月30号我会和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合作一场秀,我是这次秀的造型师,这是近期在忙的一个事情。然后自己的工作室也刚刚注册下来,工作室的名字叫「私布林」,所以还会和对象一起做一些摄影的项目,还是很期待的。
对于在城市间行色匆忙的疾行者而言,当移动细化到生活的细节之处,不同身份之下的具体构成也成为必需。在此,提问是为:男孩们在继续步履之前,需要怎样的出行装备? common gender 本次在对于当代青年的移动轨迹和城市生活状态的探讨之上,用2019秋冬系列给出了答案。
可以发现的是,common gender 的最新系列将设计重点放在日常生活,但又不局限于日常穿着,而是在其上加以细节点缀,满足多个场景内的自适。如荧光色与户外技能感的融合、散落在卫衣和外套的城际指示图标和复古感logo将行走间的景观串联起来。是去健身房还是奔赴一场户外游走?高配适度的服装为你实现着装下的场景自由切换。
左滑查看更多秀场图片
如果说「移动」一词先前裹挟了太多漂浮在表面的虚无概念,那么现在通过年轻疾行者们的具象化回答,你可以试着打破这样的单一看法。各异的身份下自造出一股不同的自由景观,我们疾行,偶尔驻足,但绝不彻底停下。而你要做的,是先起身,依据你的决定走入下一个路口。
或者,可以先准备好你的疾行装备,将 common gender 2019秋冬系列秀场限定款收入囊中,继续你的「移动」体验。
编辑e2
摄影 曾无、廖浩文、ondak
你身边有颜值才华兼备的校花 or 校草吗?
老师们都发明过哪些奇葩校规和点名方式?
如果你有特别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 email 至 yangbingxin@huashengmed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