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矩形选框工具(m):用于绘制矩形或正方形的选区。按住shift可以保持选区为正方形。
椭圆选框工具(m):用于绘制椭圆形或正圆形的选区。按住shift可以保持选区为正圆。
单列选框工具:选择垂直一列的选区。
单行选框工具:选择水平一行的选区。
2.移动工具(v):移动文档中的选区、图层以及指南。它是用户与文档进行交互最有用的工具之一。
3.套索工具(l):可任意按住鼠标不放并拖动进行选择一个不规则的选择范围,一般对于一些马虎的选择可用。
多边形套索工具(l):可用鼠标在图像上某点定一点,然后进行多线选中要选择的范围,没有圆弧的图像勾边可以用这个工具,但不能勾出弧线,所勾出的选择区域都是由多条线组成的。
磁性套索工具(l):这个工具似乎有磁力一样,不须按鼠标左键而直接移动鼠标,在工具头处会出现自动跟踪的线,这条线总是走向颜色与颜色边界处,边界越明显磁力越强,将首尾连接后可完成选择,一般用于颜色与颜色差别比较大的图像选择。
4.快速选择工具(w):对着色彩相近的区域按住左键拖曳,就会自动选区附近色彩相近的区域。
魔棒工具(w):用鼠标对图像中某颜色单击一下对图像颜色进行选择,选择的颜色范围要求是相同的颜色,其相同程度可对魔棒工具双击,在屏幕右上角上容差值处调整容差度,数值越大,表示魔棒所选择的颜色差别大,反之,颜色差别小。
5.裁剪工具(c):如同我们用的裁纸刀,可以对我们的图像进行裁切,使图像文件的尺寸发生变化。
透视裁剪工具(c):将裁剪的框架内容(非矩形)变形为正矩形框架图。
切片工具(c):这个工具将文档成若干块,以便网络发布。
切片选择工具(c):这个工具选择由切片工具创建的切片,并可以编辑、转换或删除。
6.吸管工具(i):主要用来吸取图像中某一种颜色,并将其变为前景色,一般用于要用到相同的颜色时候,在色板上又难以达到相同的可能,宜用该工具。用鼠标对着该颜色单击一下即可吸取。
颜色取样器工具(i):显示被选中的1-4区域的颜色值。
标尺工具(i):这个测量工具帮助用户测量两个选中对象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用来测量角度或位置。
注释工具(i):可以用在想要告诉观看者某些额外信息的时候。注释工具的优点是加入的注释不会影响图片显示的内容。
7.污点修复画笔工具(j):污点修复画笔工具是款相当不错的修复及去污工具。使用的时候只需要适当调节笔触的大小及在属性栏设置好相关属性。然后在污点上面点一下就可以修复污点。如果污点较大,可以从边缘开始逐步修复。
修复画笔工具(j):修复画笔工具是用来修复图片的工具。选择这款工具,按住alt键,在修复点的附近或别的地方选择好仿制源,松开alt键后在修复点上画就可以修复。与仿制图章工具的区别是这个工具在复制像素后会与修复区域周围进行融合。这个工具可以看成是仿制图章工具的升级版。
修补工具(j):修补工具是较为精确的修复工具。选择这款工具把需要修复的部分圈选起来,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选区,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就可以修复。
内容感知移动工具(j):这个工具在cs6被引入,它允许用户选择并移动图像的一部分,并通过计算周围图像内容填充移动所留下的空洞。
红眼工具(j):这个工具将移除拍摄对象眼睛上的红眼效果。这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工具,令你摄影对象的眼睛还原到它本来的颜色。
8.画笔工具(b):可绘出边缘柔软的画笔效果,画笔的颜色为工具箱中的前景色。画笔工具是工具中较为重要及复杂的一款工具。运用非常广泛,鼠绘爱好者可以用来绘画,日常中我们可以下载一些自己的笔刷来装饰画面等。
铅笔工具(b):铅笔工具的功能跟画笔工具接近,可以用来绘图及画线条等,它与画笔不同之处是所画出的线条没有蒙边。如果我们把铅笔的笔触缩小到一个像素的时候,铅笔的笔触就会变成一个小方块,用这个小方块,我们可以很方便的绘制一些像素图形。
颜色替换工具(b):这个工具将已选择的颜色替换为另一种新颜色。
混合器画笔工具(b):这个绘画工具允许用户在绘画时混合颜色,就像在现实中画画一样。用户可以混合画布上的颜色、笔刷上的颜色,也可以改变笔刷的湿度以模拟真实绘画的感觉。
9.仿制图章工具(s):这个工具允许用户从图像上选择一个样本,然后使用备选区域的像素信息画出一样的内容。
图案图章工具(s):图案图章工具有点类似图案填充效果,使用工具之前我们需要定义好想要的图案,然后适当设置好属性栏的相关参数如:笔触大小、不透明度、流量等。然后在画布上涂抹就可以出现想要的图案效果。绘出的图案会重复排列。
10.历史记录画笔工具(y):历史记录画笔工具是一款复原工具。就是我们在制作效果的时候如对一幅图片进行调色,经过几步操作,如果觉得画面的局部或人物有点偏色,我们就可以打开历史记录面板,在上面找到相关没有偏色的一步并设置为源,然后再最后一步用这个工具涂抹就可以回到之前的效果,这款工具应用也较为广泛。
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y):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跟历史记录画笔工具基本类似,不同的是我们用这款工具涂抹快照的时候加入了不同的色彩和艺术风格,有点类似绘画效果。
11.橡皮擦工具(e):这个工具删除图像中的像素(将其改为透明)或将其改为已选中的背景色。另外,这个工具也可以将某个区域的图形通过历史记录面板的选择还原到该版本。
背景橡皮擦工具(e):将图像的某些部分擦除为透明背景的工具,当你在图像上的某个部分拖动时就会立即擦除。你可以更改工具的容差,限制,样本大小等等。
魔术橡皮工具(e):这个工具将与被选中的颜色相似的颜色改为透明,若图层透明度被锁定,则将其改为背景色。
12.渐变工具(g):这个工具允许用户在选区内创建线性、径向、角度及对称渐变颜色混合。
油漆桶工具(g):在选区内或类似色区域内使用前景色填充。
13.模糊工具:主要是对图像进行局部加模糊,按住鼠标左键不断拖动即可操作,一般用于颜色与颜色之间比较生硬的地方加以柔和,也用于颜色与颜色过渡比较生硬的地方。使用的次数越多,效果越强。
锐化工具:与模糊工具相反,它是对图像进行清晰化,它清晰是在作用的范围内全部像素清晰化,如果作用太厉害,图像中每一种组成颜色都显示出来,所以会出现花花绿绿的颜色。作用了模糊工具后,再作用锐化工具,图像不能复原,因为模糊后颜色的组成已经改变。
涂抹工具:可以将颜色抹开,好像是一幅图像的颜料未干而用手去抹使颜色走位一样,一般用在颜色与颜色之间边界生硬或颜色与颜色之间衔接不好可以使用这个工具,将过渡过颜色柔和化,有时也会用在修复图像的操作中。涂抹的大小可以在右边画笔处选择一个合适的笔头。
14.减淡工具(o):这个工具让画面被涂抹的部分在颜色上变得更亮。
加深工具(o):这个工具让画面被涂抹的部分在颜色上变得更暗。
海绵工具(o):可以去除图像中的饱和度或者增加图像中的饱和度。在选项栏的模式里有去色加色两个模式,通过这两种模式对图像进行调整可以适当的减少图像的生硬度,当然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是加深减淡的加强版。
15.钢笔工具(p):钢笔工具是工具中最为基础同时也是较为重要和常用的工具。主要是画出路径,首先注意的是落笔必须在像素据齿下方,即在像素据齿下方单击一下定点,移动鼠标到另一落点处单击一下鼠标左键,如果要勾出一条弧线,则落点时就要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再拖动鼠标则可以勾出一条弧线。每定一点都会出现一个节点加以控制以方便以后修改,而用鼠标拖出一条弧线后,节点两边都会出现一控制柄,还可按住ctrl键对各控制柄进行调整弧度,按住alt键则可以消除节点后面的控制柄,避免影响后面的勾边工作。
自由钢笔工具(p):与套索工具相似,可以在图像中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直接拖动可以在鼠标轨迹下勾画出一条路径。
添加锚点工具:和钢笔工具配合使用的工具。可以在一条已勾完的路径中增加一个节点以方便修改,用鼠标在路径的节点与节点之间对着路径单击一下即可。
删除锚点工具:和钢笔工具配合使用的工具。可以在一条已勾完的路径中减少一个节点,用鼠标在路径上的某一节点上单击一下即可。
转换点工具:和钢笔工具配合使用的工具。此工具主要是将圆弧的节点转换为尖锐,即圆弧转直线。
16.横排文字工具(t):创建水平排列的文本。
直排文字工具(t):创建垂直排列的文本。
横排文字蒙版工具(t):创建一个已输入文字的选区边框。
直排文字蒙版工具(t):创建垂直排列文本的边框选区。
17.路径选择工具(a):路径选择工具是用来选择整条路径工具。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在任意路径上点一下就可以移动整条路径。同时还可以框选一组路径进行移动。用这款工具在路径上右键还会有一些路径的常用操作功能出现,如:删除锚点、增加锚点、转为选区、描边路径等。同时按住alt键可以复制路径。
直接选择工具(a):直接选择工具是用来选择路径中的锚点工具,使用的时候用这款工具在路径上点一下,路径的各锚点就会出现,然后选择任意一个锚点就可以随意移动或调整控制杆。这款工具也可以同时框选多个锚点进行操作。按住alt键也可以复制路径。
18.矩形工具(u):它允许用户创建一个矩形或正方形的路径,可以填色、描边或作为选区。
圆角矩形工具(u):形状工具之一,这个工具和矩形工具相同,但它创建的并非直角矩形,而是按照用户设定的圆角半径的圆角矩形。
椭圆工具(u):形状工具之一,用于创建椭圆及圆形路径的工具
多边形工具(u):形状工具之一,这个工具允许用户通过指定的边数绘制多边形形状。
直线工具(l):形状工具之一,这个工具很简单,就是在图像中画直线。
自定义形状工具(u):形状工具之一,这个工具允许用户创建用户自定义形状列表中的矢量图形。
19.抓手工具(h):抓手工具是用来随意移动图像显示范围的工具,但前提条件是当图像未能在photoshop文件窗口中全部显出来。如我们在做设计或图片处理的时候,新建的画布较大,处理一些细节的时候又需要把画布放大。这样图像就会超出画布大小。用滚动条移动不是很精确,如果用抓手工具就会灵活很多。使用的时候按住空格键,就会出现抓手,然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就可以移动图像,右键鼠标可以快速复原图像。
旋转视图工具(r):旋转视图工具是款非常实用的画布旋转工具。与图像菜单栏中的旋转画布有点不同。菜单栏的旋转画布旋转任意角度的时候会改变画布大小。这款工具则不会。旋转视图工具操作也非常简单,选择这款工具后用鼠标轻轻按住拖动,画布就会旋转,这样可以方便我们在喜欢的角度进行图片处理。同时在属性栏有个复位按钮,方便做好效果后快速回到之前位置。
20.缩放工具(z):缩放工具是款非常快捷的图片放大及缩小工具。使用也非常简单。选择这款工具,然后在图片的任意位置点击鼠标左键就可以放大或缩小。选择放大功能的时候,可以按住鼠标框选,放大某一区域图像。同时还可以右键选择图片实际或打印尺寸。同时在属性栏可以简单的设置,同时放大多个窗口的图片大小。(快捷键:1.同时按ctrl和+为放大,同时按ctrl和-为缩小。2.按住alt滚动鼠标滚轮。)
21.前景/背景色:点击色块可以更改前景色或背景色。点击左下角小按钮可以恢复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黑白),点击右上角按钮可以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
22.快速蒙版:快速蒙板其实是一款选区工具。这款工具不同于图层蒙版,因为这款工具操作的时候不会影响图像,只会生成相应的选区。按字母键“q”添加快速蒙版后,前,背景颜色会恢复到黑白状态,同时在通道面板生成一个快速通道。我们用画笔或橡皮工具等涂抹,擦除的时候。会留下一些红色透明的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我们需要的选区部分。再按“q”键的时候,会把我们涂抹的部位变成反选的选区。
23.屏幕模式:屏幕模式可以方便我们预览效果图。总共有三种模式选择:标准屏幕模式、带有菜单的全屏模式、全屏模式。标准模式下就是我们编辑状态显示的效果。带有菜单的全屏模式会影藏顶部及底部的文件信息。全屏模式会会去掉“带有菜单的全屏模式”中菜单。我们可以按住字母键“f”进行切换,选择自己喜好的模式。同时可以按住tab键来影藏所有面板,可以更清楚的预览
二、通道
1. 通道两个特点,它是黑社会,一般只有三类颜色黑灰白;通道是后台,通过后台来影响前台。
2. 通道最基本的用处是用来记录颜色信息的。打开ps,就有颜色信息在里面。通道凭借or依赖它的256个位置来记录颜色信息,因为每个通道是8位位深度,所以每个通道有256(2的8次方)个位置,可以记录256个颜色。
颜色通道一共有四个(混合rgb通道,红、绿、蓝三种通道)。256位置记录不同的信息,就是它不同的用处。rgb模式,记录的是光的色信息。ps是8位位深度的图像处理软件,2的8次方即256。
3. cmyk模式中,通道记录的是色彩信息,即油墨色信息,通道就是减色模式了。这里是模拟。
4. 通道包括颜色通道(用来记录颜色信息),alpha通道(用来保存选区),专色通道(专色是跟印刷挂钩的,所以与rgb毫无关系,cmyk印不出来的颜色则习惯用专色来解决,只要是专有颜色都是,可以节省成本,单独记录专色信息的通道),蒙版通道。
5. 通道256个位置记录颜色,则是颜色通道,记录选择信息则是alpha通道,它有三种颜色,黑白灰,黑记录非选区,白记录的是选区,过渡色灰记录的是羽化。羽化半径,指的是以蚂蚁线为基准,向内半径值淡入,向外半径值淡出。
选择——存储选区,即记录成alpha通道;调出选区,即用选择——载入选区,或直接ctrl+点击缩略图;选中选区后,ctrl+c复制选区后,直接ctrl+n新建的文档尺寸与选区相当,很方便。
正确方法是:拷贝,粘贴,选择图层菜单的图层蒙版命令,含显示全部和隐藏全部两个模式。处理和修改蒙版:单击选中蒙版。绘画与修饰工具,可以用来处理和修改蒙版,多数情况下,用画笔工具,然后,选择需要的模式,然后在需要遮挡的目标上画。x键是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要做大量的图层混合的时候,一般都选用蒙版。
8. 两张图片,按住shift键可以直接将一张图片复制粘贴到另一张的中心位置。
9. 渐变工具,在控制图层时用得到,在调色时用的到,也可以利用渐变映射得到灰度图。控制图层时,使用渐变加图层蒙版,可以让两张混合图层融合的很柔和。
调色
1. 校色和调色,前者说明片子本身颜色就是不对的,所以首先要校色。然后,再调色,这是艺术加工。调色命令的三个重点:色阶、曲线、色相/饱和度。
2. 色阶:如果觉得图片的颜色有问题,直接使用色阶命令。色阶的直方图,就是色阶对话框中的曲线那部分。直方图涵括了图片的所有色彩信息,直方图上下分别有输入色阶和输出色阶值选项,前者是修改前,后者是修改后。
色阶对话框,输入色阶有三个值,中间是伽马值,是灰度系数,也就是直方图下方的灰度小三角。在色阶里面,对比度的关系,亮度的关系,中灰度,都可以进行校准。色阶还可以选择针对通道来调。
3. 曲线:曲线比色阶还重要,它是坐标图。曲线玩的是形状。曲线里也有输入和输出,x轴是输入,y轴是输出,分别代表图像修改前和修改后。上弦变亮,下弦变暗。对比度是一个s线条,因为暗的更暗,亮的更亮就是加强对比度了。曲线调节比色阶调节更负责更精细,是因为曲线调节可以精确到你想控制的任何一个端点上。
曲线,还可以用铅笔按钮直接画上去,铅笔画完后再转曲线。曲线一般不做特别复杂的形状。金属的质感,可以通过用铅笔画一条波浪线实现。吸管、自动、通道,都跟色阶面板的使用一样。
勾选着色选项后,会变成单色灰度图,与专色图稿是有关的。
5. 打开图时,在用色阶的时候,可以不用打开色阶的面板了,直接ctrl+shift+l,自动色阶一下。这是一个好的习惯。自动对比度不用。色阶是必考的,一张图片,然后给四个直方图,选择哪一个是图片的直方图。
6. 色彩平衡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命令,是在色彩的倾向上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调节图片的冷暖色调。色彩平衡面板,有色阶值,左印刷三原色,右光的三原色,互补色出现,冷暖互补。
色调平衡选项包括阴影、中间调、高光三个参数,只有中间调是图片本身的,所以默认是中间调。
7. 匹配颜色是高级命令,非常有意思,特别有用。直接可以把大师的作品作为来源,匹配到目标图片上。比如要合成两张照片,先匹配一下则会合成的很融洽。人像与人像可以匹配,人像与风景也可以匹配,很多东西都能匹配。两张图,先匹配颜色,再合成就可做到天衣无缝。
8. 替换颜色,就是色相/饱和度的另外一种用法。用面板中的吸管工具在图像上选中目标,调整容差值到需要修改的范围(白色即选中),然后直接修改色相。
9. 可选颜色和通道混合器都可以针对通道进行调色,前者最早是用在印刷里面追颜色的,一般不用rgb模式里调,现在就是个调色工具了。通道混合器有一个单色选项,在制作灰度图中很有用。得到灰度图的常规做法是在图像-调整-去色命令,即可。
另外一种方法是,变化模式成灰度模式。第三种方法是利用通道混合器,勾选单色选项,然后调参数来得到更好的灰度图,因为这样做可以得到更多的细节。应用图像和计算也可以得到有品质保证的灰度图。也可以利用渐变映射得到灰度图。
10. 照片滤镜和曝光度都是针对数码相片的命令。拍人物就暖光,拍风景就冷光。
11. 扫描的多张图片可以利用ps中的文件-自动-裁切并调整命令来实现分割和单独保存。
12. 阴影/高光,专门分别针对阴影和高光对比强烈的图片的命令。
13. 反相是负片,色调均化就是让你的图像在色调上平均化。色调分离,一般用的参数时2、3、4,可以用在插画上,用ai套路径。
14. 阈值,面板是一张黑白图,通过调整阈值色阶来控制图像黑白部分的多少。可以用阈值来做插图中的线稿提取。得到图像线稿或是黑白图的方法是:执行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高反差保留就是把明暗交界处、轮廓处保留下来,把不需要的地方遮盖掉),然后在图像-调整-阈值;然后,把不需要的地方擦掉。
调色技巧
通用调节
1.一定要自动色阶;调色阶
2.注意追加饱和度;鲜艳的颜色更受欢迎;追一点就可以
3.强化环境周围,皮肤质感往环暖色上靠;分解的质感要往冷色调上靠;即冷的冷下去,暖的暖起来饱和度追加完之后加一部分教导环境光 做混一些混光
4.强化锐化,人们喜欢看清晰的
通用调节的技巧
饱和度追多少:感觉,色彩的鲜艳程度
色调:色彩平衡,保持亮度;中间调一般不动;重点调节高光和阴影;暖的暖上来,冷的冷下去;
锐化:与模糊相反;模糊是把边缘留下来,模糊整体;放下整体,提出边缘
1.复制背景层;2.高反差保留,参数不能太大,1px就够了;3.图层混合模式将背景图层选为柔光;即屏蔽了灰色,锐化了轮廓;如果想加大量度,复制一层锐化层
正片负冲(电影胶片质感)
选择通道:对单通道进行单独调节;色阶调节;图象→应用图象/计算,对单独通道进行计算;选择技巧,选中单独通道时并且显示其他通道;
应用图象:面板;蓝色通道;反相;正片叠底;50%不透明 绿色通道;反相;正片叠底;20%不透明 红色通道;不需反相;颜色加深;100%不透明
对单通道进行色阶调节;
蓝通道:输入调节:25 0.75 150
绿通道:输入调节:40 1.2 220
红通道:输入调节:50 1.3 255
复合通道全局调节;
亮度对比度:亮度 -5
饱和度:+16
拼图:衔接之前颜色先匹配一下;文件→自动→photomerger(照片合并);顺序排好,确定
图像-模式
1. 图像-模式里面,位图和双色调必须是灰度之后才可以使用。
2. 位图就是一位位深度的图片,就是2的一次方,即两个颜色。位图一般用在报纸印刷里面,面板上使用一项的半调网屏。报纸上的照片只拿一种油墨实现,没有浓度变化,也没有渐变和灰阶,即通过半调网屏来实现。光盘盘面也是通过半调网屏来实现的。分辨率一般设置在80左右,最多设置成200.
4. 索引颜色,就是整个片子的精华,是一个单通道的图片,最多只能有256个颜色,一般用在小图标如gif图。索引可以记载透明。索引颜色跟颜色表有关系,颜色表即记录着索引颜色模式图片的所有颜色信息。
如何控制索引颜色,在存储为web颜色面板里使用,可以选择双联和四联中区观察对比,可以另外选择三种类型来压缩,跟原图作对比,选出最佳效果。gif并不会把图片变小,小图标,带透明带动画就选择gif格式了。
三、
photoshop cc集合了许多优秀的功能,让我们的设计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photoshop内涵的丰富资源让我们的设计工作更具效率。不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我们难免养成一些坏习惯,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甚至影响工作质量。
1.不用快捷键
对于设计者,利用ps准备的快捷键或者创建个性化的快捷键,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省时省力的方法之一。虽然其中可能要花点时间去学习熟悉,但是应用快捷键的效果是值得你花费的时间的。甚至可以通过创建自己的photoshop脚本,进一步打造属于你自己的快捷键模式。
2.忘记保存
在应用一款编辑软件的时候,我们总会犯一个错误,就是保存。当遇到突然断电或者莫名其妙的故障时,没有保存就会让一切的工作成果化为乌有。我们总会告诉自己,我们会定期保存,并且觉得自己的说话挺有说服力。事实上,健忘的我们还是忘记保存。
3.混乱的图层管理
ps图层功能让图像编辑更加容易,并且根据设计层次创建足够的图层可以提高编辑效率。但是对于初学者,往往为了提高编辑文件的启动速度而忽略掉合理创建图层的重要性。当需要图层的内容越来越多的时候,才后悔没有开设计前期创建合适的图层体系。
图层组是ps管理图层的一个工具。对于这个非常简单的工具,连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设计师有时也会忽略掉,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组织管理好繁杂的图层群。利用图层组可以有效将某种同类的图层分类管理,不仅在图层面板看起来干净利落,而且编辑查找图层内容的时候也会得心应手。试想想,下一个接手你工作的人见到乱糟糟的图层面板,肯定会降低你的印象分。
4.永久性调整
当需要调整图像,并且可以选择图层蒙版或者橡皮擦工具的时候,建议优先选用图层蒙版工具。因为使用橡皮擦工具将会对图像进行永久性调整,也就是下次打开图像文件的时候,再也找不回原来的图像,而图层蒙版提供了你选择的理由。同理,能使用智能对象的时候,不使用格栅化图层。
5.过度依赖图片库
当我们在用photoshop设计时,会常常用到图片库。但有时候,自己拍摄或者打造的图像可能会更好,甚至更快。当使用图片库的时候,需要明确图像素材跟设计是有关联的,并且必要的时候使用photoshop优化素材。不能因为日渐完善的图片库,而忽略其他获得设计素材的途径。
6.过于相信cmyk模式
对于印刷设计,经常会用到cmyk模式。但是不要认为cmyk模式就是最好的颜色模式。其实cmyk模式有一定的限制和缺点,比如某些功能和滤镜不能正常使用,而且图像文件一般比较大。因此在某些条件下,采用rgb模式打样可能更具有优势,并且在最后阶段转化为cmyk模式将会让实际印刷效果更加符合设计目的。
7.过度修饰
在实际应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过度修饰的例子,比如设计师是图像中过度运用ps喷枪,导致画面不协调。无论是清楚风景的杂项或者模特的皮肤瑕疵的时候,都不要想将这些做得过于完美,因为过分的完美,就会显得失真。在修饰的操作中,注意适可而止,过度的操作会让一切看起来显得虚假以及无趣。
8.转换黑白图像方法单一
在ps主菜单中选择“图像>调整>去色”,就会将图像中所有颜色的饱和度降为0,将所有颜色值转为灰度值,从而得到黑白图像。但是这样的图像看起来非常没有质感和毫无生命力。
然而还有其他的方法:通道混合器。在ps主菜单中选择“图像>调整>通道混合器”,检查是否勾选单色,然后调整红色、绿色和蓝色通道的设置,值得获得满意的结果。
四、1.设置合理的光影效果
photoshop合成场景设计中,很关键的是让照明方向跟光源设置相一致。如果场景的各个元素都有着不同的照明光源,就会形成不同的阴影效果。在我们看到电视以及电影上,也会看到演员与合成背景具有不同的照明效果,这就是“绿屏效果”。
解决场景光影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对现实世界中的光影产生有深刻的了解。光有着自己的三维属性,并且在三维空间中形成阴影。
如果设置好场景中的主光源,就可以分析出每个元素表面或者背面的光影效果,然后场景的元素都按照这个规律进行设计。虽然这样听起来工作量很大,但是其实并不难。一旦掌握了视觉效果背后的几何原理,你就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2.透视几何效果
除了光影效果,破坏图像逼真效果的还有不恰当的比例设置。虽说某些时候是为设计效果故意的,但往往只是小部分。如果图像中的比例与我们意识中的比例不一致,我们就会产生不真实的感觉。
保证场景每个图像的比例都是恰当的方法就是设置一定的几何比例规则,设置好场景中的地平线和消失点,然后确保每个元素都按照这规则进行。这样处理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3.利用减淡加深效果
好的图片设计并不意味着照搬现实图片效果。当图片具有某种风格,比如特别活力的颜色、特别光亮的区域或者特别深幽深的阴影时,就如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这可能会成为好的作品。
减淡加深效果是其中一种添加个性化的方法。每一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独门配方,而采用50%灰叠加是其中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效果。这层灰色是完全看不到的,但是产生的减淡加深效果是可见的。
4.应用真实材质
添加真实的纹理素材是快速创建逼真效果和深层次的细节效果的好方法。而直接弄出一块真实的素材是最快的方法。但试图仔细地刻画素材的时候,真实的素材会显得根据说服力。
下图就是利用高质量的纹理素材,呈现出设计所需的细节效果,从而让合成效果非常逼真。
5.利用自定义笔刷
就如逼真的纹理效果,笔画的应用可以快速实现逼真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也会限制它们更多的用途以及手绘效果发挥。而自定义笔刷是一个不错的补充,可以通过自己创建笔刷效果,设计出特别的生锈或者刮痕效果,让金属物件更加真实性。
6.考虑采用ps动作
photoshop动作功能可以大大地加快设计进度,让重复费时的工作自动化完成。ps动作还可以创建非常复杂的效果,远远超过手动创建的效果,利用精准的滤镜图层操作记录,再现动作效果,这样省去了大量的手动操作。
7.熟悉自由变化和扭曲的选项
变形操作会让图像变得不一样。在photoshop有几种变形的操作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如果能掌握足够多的方法,就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做出恰当的选择。改变一个元素的基本形状有自由变换、扭曲或者液化等方法。
想获得更多教程以及素材包,可以私信回复“ps”,小编为你送上最全的photoshop福利!!!
每天学点ps·点缀生活色彩
ps|logo|设计|视觉|艺术|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