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次猪周期加速的原因:疫情
首先来说说为啥非洲猪瘟已经出现了100多年了还是没有研发出比较好的疫苗;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免疫反应与其他常见病毒不同,虽然已经存在100多年了,用于开发其他疫苗的方法都不适用于非洲猪瘟病毒,所以疫苗开发非常困难。近几年科学进步可以进行基因编辑操作,疫苗的研究工作才有所进展。
1、用净化的方式来清除非洲猪瘟
由于我国养殖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养殖密度、人口密度、交通线密度均非常高,猪场外部环境较复杂,再加上养殖方式落后、生物防控体系不健全,所以现在来看,当初歼灭战的想法其实是很难实现的。
2、有病毒之后才研究相应的疫苗
现在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中国,未发现非洲猪瘟的国家不会进行这个疫苗的研制。如果大家都用扑杀的方式来应对非洲猪瘟,那么疫苗开发者的利润空间就会小很多。
3、结论
按目前的进展,非洲猪瘟疫苗到市场阶段可能需要两年甚至两年以上时间,乐观估计,实验室阶段在一年之内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在本轮周期开始业绩兑现的高潮之前,疫苗这件事都不太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扰动项。
我们全面给大家梳理一下猪周期的逻辑和未来预期,并整理成文方便大家收藏,需要回顾一遍直播的朋友可以关柱“澄泓财经”薇信公种号,在其中回复“猪肉”!
二、关于未来政府调控价格的几种手段
1、行政干预肉价
行政调控无非以下几种:投放储备冻肉,行政干预终端价格,补贴母猪。
在之前的两轮周期里,2006-2008,2010-2011,这两次猪周期的猪价高点对应当年的cpi:
2008年是5.9%,2011年是5.4%,2011年当年cpi目标是4%,而且很重要的是在猪价最高点的那段时间,2008年初的几个月,cpi接近9%,2011年2季度cpi最高点接近7%。
然而去对照当时猪肉价格和cpi的走势情况就会发现,即便上述几种方***番上场,国家在猪价大幅上涨cpi大幅波动的时候,对猪价的调控也是没有太好办法的。唯有补贴母猪产能是能够真正平抑涨价的方式。
2、放开进口
中国现在每年的消费量是5600-5800万吨,每年进口200多万吨;
而放眼全球,全世界猪肉的贸易量不过800万吨,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固定贸易
比如美国每年出口250万吨猪肉,其中80万吨销往墨西哥,剩下一半多一点的量销往中国,剩下的销往日本、韩国和台湾这些地区,像给日本韩国的肉都是有固定合同的,不是想改出口方向就能改;
而目前就算根据农业部的数据做个静态推算,未来我国生猪需求的缺口也将达到20%左右,即1000万吨以上,因而就算美国将这250万吨猪肉全部给中国,还是满足不了国内的猪肉缺口。
三、关于鸡牛鱼羊等替代
我国每年的肉类消费量为8000万吨,其中猪肉消费量是5600-5800万吨;如果不吃猪肉,那确实其他肉类的价格都会飞涨。
而以目前中国人的生活品质来讲,是没办法支撑只吃牛羊肉的;宏观上来讲,如果不吃猪肉是找不到替代品的。
而这也是之前鸡肉股起飞的一个重要逻辑,白羽肉鸡作为我国居民的第二大肉类来源,每年的消费量仅有900万吨,猪肉若真有1000到2000万吨缺口,哪怕一半给白羽肉鸡,也是翻倍的成长空间,但尽管如此,我们却一直没有参与其他的养殖股的行情。
1、鸡肉本身不具备长期持续的独立性
鸡的本轮周期反转由产能出清而起(同猪一样,周期低点全行业亏损),但其后来的高点及目前的持续则来自于猪,而后续鸡肉价格能否持续,更是依赖于猪肉产能的缺口情况,也就是说,如果猪肉价格无法维持,鸡肉价格就更加没有持续维持高价的可能
2、市场存在较为漫长的业绩确认真空期
鸡苗从孵化到出栏只需24周,且myz暂告一段落后,从美国等地引种也成为大概率事件,外部影响对整个行业的干扰较大;未来鸡肉本身从出栏等方面的判断几乎是个超级复杂的问题,即便是行业专家也只能一步一步走,很难提前太久做预判
四、关于上市公司保证出栏的几种方法
1、拥有充足的祖代母猪
能繁母猪可以实现全部自己提供;这种状况是最好的状况,可以保证最低的成本和最强的业绩弹性,但我们认为能将这条执行的最好的上市公司恐怕只有牧原股份一家。
2、外购仔猪
目前外购比例最高的公司是新希望。
如果到明年他还是不能及时的培育出足够多的能繁母猪,那么明年他即便真的做到800w以上的出栏,业绩弹性恐怕也会远远小于同行,当然,他算是从无到有,而且稳定性和资产质量在行业里都是最高的,所以估值模式跟其他人可能会略有不同。
3、外购母猪
在上市公司以外还有大量的猪,这也为公司未来运用资本提升母猪产能提供了必要的机会,相对而言,对于母猪产能少,或者由于疫情去化较多的公司,这是目前最应该赶紧做的事。
4、三元肥猪转能繁
这种方法比上一种对成本的影响更大些,也是颇为无奈但却行之有效的方法。
5、收购猪场
目前公告这么做的是唐人神,随着猪肉价格的逐级攀升,估计未来这么做的可行性将越来越低。
五、未来的预期
我们从开始追踪猪肉股到现在,一直在谈的其实就只有五家公司,即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温氏股份。
在目前到中报前夕这个阶段,我们认为两邦可能还有最后一次相对板块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这两位全部成为10倍股的机会还是确实存在的。
而其实如果真的想要不折腾,稳定吃到最后一浪,则牧原股份可能是最佳的选择。
而在目前这个阶段,新希望属于低风险高不确定性的标的他真正爆发的机会可能在下次猪周期。
温氏股份则是最稳定收益预期也最低的那个。
点击“了解更多”,体验牛散投资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