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dota 2的比赛,比赛的双方是来自openai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2018年dota 2国际邀请赛(ti8)的冠军og战队。
其实早在ti7的时候,openai的团队就已经开始研究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来击败职业战队,当时邀请了几位职业选手与openai的人工智能一对一对决,结果是职业选手统统惨败,之后在一次与半职业战队的比赛中,虽然设置了诸多限制,但是依旧是openai大获全胜。此次的比赛是完全由真正的职业选手来和ai进行对决,也是被众多玩家们寄予厚望的人类“复仇之战”。
由于dota 2是一款非常复杂的moba游戏,拥有众多的英雄角色和各自独特的技能,如果完全开放所有的英雄供使用,那么场景的变量将会非常复杂,因此openai依旧给这场比赛设计了一定的限制,比如两个小队仅有17名英雄可供选择,并且还加入了bp系统(团队可以选择禁用某些对手擅长的或对己方整容不利的英雄)。同时也禁用了召唤功能(比如物品“死灵书”)和幻象功能(比如物品“幻影斧”)的相关效果,以及openai未经过系统训练的独特效果(比如在版本更新后,一些英雄的技能效果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为了减少游戏中所涉及的其它变量。
在第一场比赛中,openai的战术就异常的激进,甚至在游戏的前期就会选择话费金钱立刻“买活”,这一做法在常规的职业比赛中是相对少见的,openai的主席称,这是由于openai抓住了人类擅长于长期规划的缺陷来制定的战术,openai由于拥有强大的计算力,因此会采用短期收益的战略,结果可想而知,在前期的收益累计到了30分钟时,og就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了。在第二场比赛中,情况也是基本一致,甚至openai获得了更大的优势,比第一场更早结束了比赛。
其实openai的胜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据openai主席的说法:“openai是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提供支持的,因此并不是通过编码来‘打游戏’,而是通过编码来‘学习’,而这样的‘学习’已经在加速的虚拟环境中模拟了无数次”,在10个月的“训练当中,openai实则已经玩了相当于45000年的dota 2!看到这个数字,小编只能说og输得不冤。
openai表示,这款协作软件可能永远都不会向公众开放,但是会在4月18日开始,以竞技场的模式给公众三天都体验时间,未来,openai可能会继续涉足dota 2和其他视频游戏的研究,当然,目前来看这样一款系统还远远无法掌握超出人类能力的技术水平,现在的胜利都是建立在众多的限制条件下的,因此,现有ai的性能还是需要更大的提升,估计才有望真正取代人类。
(图片来源于the verge)
本文编辑:王伟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