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选择更好的教育资源,其实也是一种投资。国外有研究机构甚至得出结论,投资子女教育,要比买房炒股更长线、回报率更高,甚至是实现阶层跨越的唯一机会。
但是,最近有机构发布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海归人才在“回国就业”上遇到一定阻力,其中30%的海归人才年薪不足10万。
从企业角度看,有近三成企业表示海归人才自我评价过高,没有过多实际经验却好高骛远。
相对的,留学生群体认为“臣妾也很委屈”,有36%的留学生认为企业平台并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将近20%的留学生认为,第一份工作的收入完全不能满足预期。
出现这个现象的根源在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十几年前,我国企业效率普遍低下,民营企业虽然好一些,但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基本还处在草莽时代,还没有积累起真正的管理和人才优势。
那个时候,外企在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拥有绝对优势,见识过这种先进体系的留学生回到国内,自然拥有远超同辈的视野和思维,在就业上有先天优势。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大批中国企业成长为全球巨头,同时也带动社会整体效率大幅度提升,行业领先的企业企业工作强度甚至远超国际平均水平。在这样的企业中,没有过硬本领的海归就很难体现竞争优势,如果在吃苦耐劳方便也不如本土毕业生,在薪资方面自然就吃亏。
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生总数为66.21万人,回国就业人数达51.94万人,同比都有大幅增长。而随着中国家庭财富水平提高,送子女出国留学的比例还会进一步扩大,这也是教育体系多元化的必然趋势。
但家长们可不能再抱着“出国镀金回国后一定容易找工作”的想法了,因为时代在变化,只靠一个外国文凭不必然找到好的工作,为孩子规划出国留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孩子所选择的国外院校和专业,与本土教育体系的差异化优势到底在哪里。
您对中国近三成留学生年薪不足10万有哪些观点?欢迎在节目下方留言,与薏菲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