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庭:湖北武汉人,素有“小神童”之誉,从小由其父指导学弈,后与罗天扬等交流,棋艺刚柔相济,精熟残局,善于运子取势,技术全面。先走擅长用用中炮巡河对屏风马和顺手炮横车等开局。
1937年生,12岁即开始学习棋艺,如疾风突起,进展神速,棋风亦如长江巨浪气势磅礴,广州棋坛高手曾益谦北上武汉,初见李义庭就曾预言“此子必将成国手无疑”。
后来在著名棋手罗天扬的带动指点下,于1954年崭露头角于上海大新游乐场,曾与杨官璘对弈四局,以二胜二负的成绩与之握手言和,当时的李义庭年仅17岁,所以这个被报界称为爆炸性的新闻使南国棋坛,人人震惊。
1958年,20岁的李义庭夺得全国冠军,独步天下。他可以在残局争斗中战胜内功高深的杨官璘,也可以在激烈的对攻中战胜棋风刚猛的王嘉良。至于其他全国各地的“诸侯”们更是都对他招大力沉的棋艺风格有几分忌惮。当时,只要李义庭愿意杀,他能从异常平稳的局面中强行找出杀路,也能无车杀有车,一时间“李氏快刀”成了弈林中的头号利器,任你是铁布衫或十三太保横练,当者无不披靡,放眼棋国,也只有杨官璘数十年功力的金钟罩能与之匹敌。
文化革命之后,李义庭迫于形势退出棋坛,这不单是他本人的悲剧,也是中国象棋历史的悲剧。从此,一代棋杰就此被人遗忘。李义庭后来的退隐是棋坛一大损失,其留下的很多旷世佳作至今仍被很多棋迷朋友津津乐道。
季本涵:象棋大师、国际特级裁判。1962年获全国象棋赛获第十一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江苏队主力队员,1985年获象棋大师称号。棋风细腻沉稳,中残局着法老练。七十年代后期离开省队回归故里,在南通市体育部门担任领导工作,并开始从事象棋裁判工作,1988年获得亚洲象棋联合会授予特级国际裁判员。是我国资历颇深的著名象棋裁判之一,曾参与《象棋规则》的修订。
图1
如图1形势,黑方临场选择兑马,乃惯性思维,正中红方下怀,造成中路空虚受攻。赛后研究应改走炮8平9兑车,以下红有两种走法,均可取得抗争之机:
(一)车二进三,则马7退8,马九进七,炮9平3,兵五进一,炮3进3,下伏炮3平5将军,黑方攻势猛烈。
(二)车二平四,则马3进1,炮九进四,黑可抗衡。
图2
至15回合(图2),双方形成红攻黑守阵势,现在轮红方走棋,红毅然弃马出车抢攻,有胆有识,耐人寻味!
图3
第17回合,红方平车胁道攻杀准确,比车二平七杀卒瞄象更厉害。黑方士6进5(如图3形势),如改走炮5进5,则相七进五,车8进8!帅五平六!士6进5,炮九进三,车8平6,车八进九,将5平6,炮九平七,将6进1,炮七退一,将6退1,车八退二,车6退6,车六进三!士5退4,车八平四,将6平5,黑方缺士少象,红胜势。
图4
车八平六杀士,红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