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快速发展规模化阶段,得益于光伏标杆电价补贴政策的支持,国内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大幅提升,从2013年的12.92gw增长到2017年的53.06gw,年均增速超过40%。从国际市场来,中国每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自2013年起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并且2017年超过50%;从国内市场来看,光伏累计装机在全部发电源装机中占比从2013年的1.26%升至2017年的7.33%;光伏发电量在全部发电源中占比从2013年的0.16%提升到2017年的1.49%。
2018年531新政后,光伏市场新增装机迅速萎suo。同比数据来看,531新政前,2018年1-5月合计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15.17gw,同比增长29.78%;而531新政发布后,2018年6-12月,合计光伏新增装机规模29.09gw,同比降低29.69%;全年来看,2018年新增装机44.26gw,同比降低16.58%。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未来走势:短期来看,在光伏政策收紧,整体宏观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中国光伏市场呈现三大走势。
<一>整体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有所减少(较2017年)
未来新增装机量预测
<二>分布式光伏成为新增装机贡献主力
中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占比
<三>光伏逐步进入无补贴时代,平价上网指日可待。
从发电侧来看,光伏成本价格预计到2022年左右可达到燃煤标杆电价。根据大唐集团数据,2012到2017年,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下降了55%;2018年到2023年,预计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由2018年的0.43元/千瓦时下降到2023年的0.32元/千瓦时。而燃煤标杆电价预计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维持在0.36元/千瓦时左右。我们预计,到2022年左右光伏发电成本接近燃煤标杆电价,为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奠定基础。
中长期来看,以太阳能为主的绿色能源仍将是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国家也在逐步出台更多扶持绿色能源的政策,包括售电侧的逐步改革、绿证机制、绿色能源的配额制管理等,这些均将在中短期内促进光伏市场的回暖和进一步发展。而在中长期,国内新能源技术及输配电网市场化机制的不断进步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长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