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老小区下面,菜市场里的小摊很是平凡热闹,各种生活所需品都有的,附近的住户都会就近图它个方便实在。
街道两边都停满了车辆,翠绿的大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倒映在地面,显得很惬意凉爽;街边的小店一家挨着一家。
这家小店就躲在这条清幽的小道上面,大树下面可是个乘凉的好地方。
老板一家七姊妹都是做餐饮的,最早是父母在富源县城做,大姐后来在曲靖麒麟区东山镇上开的“兴和园”,是当地名气最大的一家,已经是20年的老店了,乡镇上干农活季节的时候,特别喜欢到她家抬上几公斤牛肉,或用塑料袋装着带回去,犒劳一下辛苦的自己和亲戚;面前这个店又是二姐带着两妹妹开的。
牛肉食材选用的是曲靖乡下的土黄牛,当天现宰好挂在店里的铁架上,光是从色泽上面就能轻易的分辨出它的优质与否;肉质鲜嫩香醇、壮瘦适宜,每一块牛肉看起来都非常诱人。
紧实大块的牛肉会夹杂着一些薄薄的牛油,这样的肉做出来才是最香的;分布不均却各行其道的纹路,看起来仿佛像是一幅漂亮的山水画一般,楚楚动人。
把牛肉全部切成大块的,放在大锅里面原汁原味的熬制出来;壮实的牛肉把精华分享融入到汤汁中,一层黄黄的油脂自然的漂浮在表面,这样的汤汁浓醇浑厚,喝上一口回味悠长、久久回香。
熟牛肉捞出来,装在竹制的大筲箕里面,能很快的散热和沥干水分;切开来以后,能清晰的看到它上乘的纹理和韧劲。
抓起一块,感觉不需要什么配料都会很好下口。
他家的胡辣子也是重中之重,从贵州大山里寻找到的辣椒,造价可达一千块一公斤的“天价”,虽然价格偏高,但是却有着不一般的香辣味;用农村最土的方式,在柴火炉中烧制出来,烧制的程度控制得极好,非常焦脆,还会带有一些果木的灰尘在里面;再装在盐巴袋中手工搓碎;打开口袋,辣椒的香辣味,伴随果木的香味扑鼻而来,糊糊的香味。
来他家吃麻辣锅的要多一些,用的是本地最传统的制作方式,属于老派的汤锅味道,在锅底就会给搭配一些白菜和土豆,装在铜锅中,撒上清香的薄荷提味,抬上桌子就惹人唾液分泌,相信曲靖人都懂这个味道,满满的怀念。
肉片厚薄适中,个人比较喜欢吃带一些牛油的,入口油润爆香。
每一种细微的搭配,都是一种用心,每一份用料都是一种对美食最严谨的执着态度。
用料十足,蔬菜和肉上都会附带着一些辣椒,所有调料的精华全部渗透到菜品当中,入味至深,麻辣刺激。
土豆会煮到那种很耙软的程度,用筷子就能轻轻分开,是云南人汤锅里不可或缺的好菜。
夹起一块肉片,相当刺激味蕾,每一片都是油润浸香,却一点都没有腻感,入口是香嫩不柴的最好体验。
麻辣汤锅,越煮越香,让人不舍得停下筷子;锅中“嘟嘟嘟”冒泡的声音一直作响,房间内的香味也一直遍布弥漫着。
对于我这种吃货来说,非常简单粗暴。肉吃到一半时候,果断要了第二碗米饭,大铁勺豁到底的舀上几勺,连汤带肉进碗,再加上他家独特的糊辣椒蘸水,只能用舒服和享受来形容啦!
老板,给我再来一中碗米饭。嗯~~~~完美。
生牛肉片,红润的色泽,细嫩的质感,不需要很讲究和花里胡哨的摆盘,很简单随意;归根结底,吃的是它的感觉和味道。
必须要尝试一下他家的牛肉凉片,一种带膘的,一种纯瘦的,吃过以后你会怀疑原来吃过的其它凉片,难道是假的吗?同样是随意真实的摆放在盘中。
这一层油润边缘实在惹人遐想,那种油脂在嘴中肆意横流后,紧接着来的又是一种朴实的肉香味,两种感觉层次感分明。
想要减肥的小女生呢,还是来一份纯瘦的就好了,又不会长胖,吃起来动作也能优雅一些;在嘴里嚼的时候,可以明显分辨出肉丝的跳动旋律。
凉片的最佳搭档,就是这份秘制的油辣子蘸水。
动手给凉片360度全方位的洗上一个澡,裹上实实在在的调料;整块入口,好吃到连连点头,话都不想多说一句。
不喜欢吃辣的朋友们,可以选择这种清汤锅底的。吃之前,最好是先舀上一碗清汤喝下,可以完全的打开你的食欲。
吃清汤锅,必不可少的就是糊辣椒蘸水,是整顿饭的灵魂人物。如果还嫌不够辣,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再要一些小米辣进去。
重口味的吃法就是这样,光是蘸上还不行,硬是要让所有味觉渗透到肉中;辛辣伴随香辣,从肉片的每一条纹理缝隙穿透过去,实在是太好吃了,蘸水都想要打包带走的冲动·······
今天很开心,让我找到了13年前的满满回忆,不仅是对美食的念想,也有我少年时候的青春时光。
从今往后,z87路公交车会成为我美食之旅的专属航线。
湛蓝的天空,舒适的天气,满足的体验。希望这家优秀的40年老牌饭店越做越好,在昆明生根发芽,让我不用坐公交来回跑,在家门口也能吃上就最好了,哈哈!
在哪:昆明秀苑路346号——富源牛汤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