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久病成医。听了何公的话,又翻阅了书籍鹅病防治,仔细了解痛风形成的原因,以及治疗的对策。
痛风形成的原因分析:一是饲料问题,蛋白质含量过高,鹅摄入的蛋白量一般15%就够了,而小鸡的料蛋白含量为21%,且许多小鸡饲料中有许多动物性蛋白,比如鱼粉等。俗话说,鹅不吃荤,这些东西都可能导致鹅痛风。二是鹅圈的卫生问题。过度潮湿的环境,空气氨味较重的鹅舍、老是不见阳光的小鹅患上痛风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三是饲料中维生素a和d的缺失,肾机能障碍或磺胺类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我的总体感觉,饲料蛋白含量过高与圈舍的高温高湿双重作用诱发痛风的概率最大。
怎么预防呢?当然是对症下药。蛋白含量过高引起的,就及时换料,和国内顶尖的养鹅专家河南鹅业协会的副会长、以及安徽省三缘公司(从事)养鹅专家李志春电话请教,一致认为
饲料是罪魁祸首,治疗当然还是要从饲料下手,颗粒料改为自配料,蛋白含量由21%下降至15%,另外,加大放牧的时间,青饲料可以有效地降低或预防痛风的发病率。如果是药物或环境引起的小鹅痛风的话,及时的改善小鹅育雏的环境,通风、换气、避免高温高湿,多维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