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才子出一联:“蚕为天下虫”,难倒众人,不料被少女对出

2019/5/3 17:05:53发布44次查看
才子出一联:“蚕为天下虫”,难倒众人,不料被少女对出
文/阳家历史说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基本规则简单,限制少,成为了一个能够让各类人都登上的大舞台。普通百姓,文人官员,皇帝王侯,只要拥有基本的对联常识,没有谁会受到限制。不过,正因为如此,想要得到一副经典的对联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联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也很长。在漫长的演变中,规则简单的它也幻化出许多种面貌来:无情对、拆字联、合字联、回文联等等。每一种都有各自的特色,趣味无穷。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的“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对“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就是一个经典的合字联了。
不过我们今天的故事里,说的是对联的另外一个分支:拆字联。与合字联相同,想要作出经典的拆字联,对文字的敏感度要很高。故事的主人公,一个是年纪大、家里穷但是才思依然敏捷的才子,一个是偶然路过的蚕妇。
故事发生的时间比较久远,大概在南北朝时期。主角姓江,曾经也是声名远扬的大文人兼官员,不过年老的时候,功名皆远去,才情也不如从前了,但是思维还是那么敏捷。因此,他或许作不出好诗文了,但是论对对子的速度,还是比很对文人要快得多。所以,即使他老了,不好看了,家里也没有钱,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和他一起游玩。
某一天,他和一众文友沿江边走着。游玩嘛,大家在一起,不是说一些“哪里的女子更漂亮”的八卦,就是吟诗作对,相互切磋;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当然,对联切磋,基本上都是江大才子胜出。
忽然,众人停下了脚步,因为前头远远走来了一个窈窕的身影。这一边,少女刚刚结束了手头的工作,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前边一团人影,还隐约听到说笑的声音。她小心走在路边,侧身避让。却听很多人的脚步都停了下联,然后听到一个苍老又轻快的声音说:“蚕为天下虫!”
她一转头,就见众人离她还有一段距离,其中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家拿着扇子指着她,不,指着她抱着的器具,而其他人的目光也聚过来。她有些害羞,又有点恼怒,小脸立刻涨得通红。而那些人偏偏没有察觉,还一个劲儿地摇头,说以下联求上联不容易,夸老人的上联出得好。
不过就是把“蚕”字拆成了两部分,一个“天”,一个“虫”吗?有什么稀奇的?她平时没事的时候,也看几本闲书的。见众人迟迟没有想出应对之联,也并不肯散去,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她大声说了一句:“鸿是江边鸟!”说罢半侧着身子快步离开了。
众人听少女出声,一时愣住了,然后才反应过来,她是在对上联?而且这个上联似乎对的还不错,把“鸿”字拆成“江”和“鸟”;更有趣的是,鸟和虫是什么关系?天敌啊!众人不禁哈哈大笑。只有江才子一脸郁闷。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