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棉花种植】棉花不同时期遭受风灾的预防及救灾措施

2019/5/3 14:40:16发布80次查看

近年来风灾伴低温的灾害性天气影响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甚至影响到南疆地区整个棉区,主要是一旦出现连续性低温,会出现大面积烂种、烂芽、栏根等现象,还会形成弱苗僵苗,生育进程严重滞后;北疆近几天风灾伴降雨的天气是棉花播种出苗生长期间致命性的灾害,中到大量降水能导致棉花出苗十分困难、已出苗的死苗惨重,降水一旦达到中。大量,盐碱较大棉田受灾面积比例高达75%,受灾程度在40%一65%之间,死苗率高达68%。
一、风灾及伴随的其它天气过程对棉花的影响
1、破坏地膜覆盖
风灾对地膜覆盖的破坏是最直观且影响较重的危害。在棉花播种后出苗前及出苗后,都会对棉花生产造成损失。出苗前遭受风灾地膜被破坏,会影响棉花正常的发芽出苗环境,造成棉花出苗困难形成的缺苗断垄,破坏严重的需要重新播种,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会造成播种延迟缩短棉花生育期影响棉花生长。
2、造成棉苗损伤甚至死苗
风沙为主的灾害性天气一般风力达到6~7级,局部可达8~10级。大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形成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过程降温6~8℃左右。强劲风会将地膜吹起、扯烂,沙壤地种子被吹得外露。地面细沙、微尘借助风力持续袭击棉花幼苗表皮、嫩叶、生长点,导致幼苗及主茎木质化程度低的幼嫩部分受伤或失水死亡,棉田中存活下来的棉苗呈青枯状。
3、大风伴随的强降温或霜冻使棉花幼苗造成冻害甚至死亡
风灾伴霜冻天气出现情况有两种:一是5~7级大风伴随冷空气入侵,过程降温10℃以下,导致低温维持时间长且难以回升,通常还伴有浮尘天气,情况严重会引起棉花烂种、烂芽、死苗。浮尘持续时间长、光照不足导致地温回升慢,棉花形成小老苗、高脚苗,造成僵苗不发等现象。二是风力达到8~9级,空旷地带阵风可达10级以上,导致气温剧烈下降,引起霜冻发生,导致棉花冻芽、烂芽、棉苗冻死等现象。
4、风灾伴降雨的灾害性天气
大风伴降雨,主要引起土地板结,盐碱较大的棉田引起返盐碱,导致棉花出苗困难和卡脖死苗等现象。大风伴有降水的天气是棉花播种出苗期间致命性的灾害,中到大量降水导致棉花出苗十分困难、死苗惨重,降水一旦达到中到大雨,盐碱较大棉田受灾面积比例高达75%,受灾程度在40%~65%之间,死苗率高达60%以上。
二、棉花风灾及伴随灾害性天气的预防措施
4~5月,是风灾常发季节,无论发生与否都要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棉花而言,重点是做好播种环节的风灾预防,特别是风灾常发重发的棉区或地处偏远,防风林薄弱、地表植被稀少地棉区更要扎实做好各项预防措施,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风灾害的预防措施
1、提高播种质量,确保铺膜平展,压膜紧密,膜孔封堵严实
提高播种质量是增强棉田抗风能力的重要措施,风灾对棉田的危害主要是损坏地膜及滴灌带,造成棉花出苗及生长环境发生破坏。同样级别的风力,有些棉田受灾较轻或没有受灾,而有些棉田则出程度较重的破坏,与整地及播种质量紧密相关。一是整地质量要高,棉田整地后地表平整,土壤细碎,则播种后地膜与地表贴合紧密,不易被大风吹起;反之,地表不平整,大土块较多,则地膜与地表间孔隙较大,则易被大风掀起;二是铺膜播种作业时必须做到铺膜平展,压膜严实,千万不能有压假膜的现象,否则将留下极大的隐患,要严格防止风力从膜侧边直接进入膜垄内而掀起整个地膜垄面;三是种行覆土不偏位并增加其覆土量,镇压良好。膜孔裸露或封孔不严实的要及时人工覆土,并适当镇压。
2、打好防风带
播种完成后,沿地膜垂直方面的垄膜面上,每隔5~10米压一道防风小腰坝,也可使废旧塑料袋装土,每隔5~10米整齐地压在膜面上。防风小腰坝和塑料袋装土压膜的密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沙性大和地处风口的棉田密度可适当偏大。
3、铺膜播种方向的要求
经常遭受风灾的地方,播种铺膜方向要与风向垂直,以免造成风沙在地膜垄面上长距离的连续流动而损伤棉苗。铺膜方向与风向垂直时,风沙在跨过地膜垄面时,受到垄与垄之间防风草把的阻挡,沙尘便停留在防风草把的两侧。采用垂直播向,沙尘从起步到被防风草把挡住,棉苗不会受到风沙连续的侵袭。
4、扎好用好防风草把
根据一师部分团场多年来的实践经验,防风草把用于防止棉田风沙效果明显,即用铁丝或绳子将棉秆、稻草秆、小麦秆、玉米秆或芦苇草等捆扎成直径30cm,长60cm的成品草把。我区部分常受风沙侵袭的棉田可参照使用。但是,具体操作时必须规范:一是扎好防风草把,扎制时必须用细铁丝捆扎,草把直径不得小于20cm,长度80~100cm,要扎牢扎实,两端平齐。草把必须在播种前运到棉田的地边,堆码整齐,以便及时使用;二是防风草把摆放必须与播种工作紧密结合,要做到随播随摆,每垄必摆,播种到哪里草把摆放到哪里,播种结束草把也必须摆放结束。草把摆放时要整齐,草把间两端应穿插起来,不留风沙道,并用小木桩作可靠定位,以防被大风吹斜吹跑而影响其效果。
5、压好滴灌带两端
滴灌棉田播种后,如遇大风滴灌带被吹起,则其对地膜的破坏程度往往重于非滴灌棉田。因此播种时必须压实滴灌带,具体做法是在滴灌带两端地头挖一小土坑,将滴灌带末端埋入其中用脚踩实,可防止滴灌带被风吹起。
(二)大风伴随霜冻灾害性天气的预防措施
1、预防霜冻的农业方法
①培育和采用抗霜冻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②根据天气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并要深耕细作、增施基肥,保证霜前播种霜后出苗的原则,避开霜冻的危害。
③根据不同地块小气候影响的差异,可合理调配种植结构或合理利用作物品种,如把抗霜冻能力强的作物或品种种在小气候差的条田,喜暖怕凉的作物品种种在小气候好的条田,品种选择应根据条田小气候影响因地制宜。
④在条田北面,用芦苇、玉米秆、高粱秆或杨树枝等筑成篱笆,挡住北面冷空气的南流,也可防止或减轻霜冻。
⑤采用小沟播种覆盖也可有效。
2、预防霜冻的物理方法
①熏烟法:利用树的落叶、麦草、稻草、芦苇草、稻壳、刨花、豆秸、小树枝等混合在一起,制成能燃烧发烟时间长一些的材料,必须合理分布烟堆,且灵活掌握好烟堆大小和点火时间。一般在作物受害温度(临近霜冻指标)以上2℃时开始熏烟防霜效果较好。
②覆盖法:可利用不同的覆盖物,以减少地面热辐射的损失,同时使被保护的植物与外界隔离。一般用芦苇草、麦草、稻草、稻壳、杂草等作覆盖材料,但因人力、物力所费太多,不适宜于大面积采用。进行覆盖时间以霜冻出现前l天下午最高温度时进行最好,气温回升后及时取掉。
三、救灾措施
根据风灾发生时期及棉花生产管理特点,风灾对棉花的影响主要分为播种后出苗前及棉花播种出苗后,两种不同情况造成的影响不同,相应的预防及救灾措施也有所不同。
(一)播种后出苗前遭受大风灾害的补救措施
1、地膜部分受损或局部掀起时的补救措施
一是地膜人工复位。主要针对播种后种子还没有出苗,地膜虽被吹起,但破损小,复位后还可以起到保温保墒作用的棉田。具体操作时,如地膜局部已被风扯碎,则要用新地膜进行局部重新覆盖,并将地膜用土压埋严实。地膜局部被掀起但保持完好的,可将地膜重新复位并压实膜边。操作时要全田检查,部分膜边已裸露的要及时修补,防止再次被大风吹起。风灾发生后应及时动员棉农重新压好被风吹起的地膜,注意压膜后尽量恢复到原有播种覆膜状态,使下种部位与膜孔对齐,然后用湿土封堵膜孔。为防止错位影响出苗,要对修复地段经常进行检查,以便出苗后一旦发现错位,立即放苗出土。
二是人工铺膜。针对播种后棉苗没有出土,被风吹起的地膜严重损坏,无法进行人工复位的,采用人工铺膜,可有效的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人工铺膜面积应控制在10%以内,否则,在棉苗出土时,因劳力不足,放苗不及时,会引起棉苗死亡或形成高脚苗的现象。
2、地膜、滴灌带损毁严重,无法修复的进行重播
一是播种后不久遭受风灾,土壤墒情不影响棉花重播出苗的,可以立即将地表的残膜、滴灌带清理干净,无需灌溉即可抢时重播,防止时间过长土壤跑墒影响出苗。二是播种时间较长但尚未出苗,但土壤墒度不足的,要通过灌溉补充墒度,适时整地后再行播种。配有滴灌设施的如条件允许可采用播后滴水出苗的方法,干播后立即进行滴水出苗。
(二)棉花出苗后遭受大风灾害的补救措施
1、查苗补种
受灾后立即普查棉田,查清棉苗受损或死亡情况。灾情较轻,棉苗死亡率不足30%的,要立即进行补种。补种的棉种要和初次播种的品种相一致,以避免混杂。要根据不同的灾情,采取不同的补种办法,有的插补一行,有的补全长的一半,有的补全田一边,要看具体灾情而定。没有受灾的棉田或者重播、补种的棉田一定要压实地膜,谨防地膜被大风掀起。一定要经常下田检查地膜覆盖情况。大风沙尘过后,要扫清地膜上的土,增加透光性,提高地温。
3、中耕松土、提高地温
中耕松土是提高地温,促进棉花早发稳长的有效措施。棉苗遭受风灾加之低温寡照的影响,会引发棉花的苗病、立枯病、炭疽病和棉蚜的危害加重,出现缺苗和僵苗等弱苗迟发问题,要通过中耕的方法加以改善。
4、及时重播
一是膜上重膜。主要针对棉苗死亡,而地膜完好率在85%以上的棉田,采用机播和人工播。人工播种又分为人工膜上点播和滚筒播两种:重播面积在较大的,宜采用滚筒播;重播面积在较小且不集中的可采用人工膜上点播。由于机力播种质量好,可靠性高,重播面积大的情况下,一般提倡机力播种。为了保证提高重播的出苗率,重播种行应与原穴位行错开l一2cm以内为宜。
二是揭膜重播。主要对棉种没有出苗或出苗后死亡的棉田,60%以上地膜被毁坏的地,适于揭膜重播。根据土壤墒情可分为揭膜直接重播和揭膜补墒重播两种。揭膜直接重播,即是土壤墒度可以满足出苗要求,无需补墒直接重播。播种前将地表残膜清理干净,较板结的可轻度耙磨后播;补墒播种主要是土壤墒度不足,适量灌溉补墒,再行整地播种。
(三)风灾伴随降雨的补救措施
对于降雨量不大、棉田内浸水程度不重或土壤质地较轻、沙性较大的棉田,待膜上覆土稍干后即可采用轻度碾压的方法,破除膜上硬壳;对于雨量较大特别是土壤质地较重的粘性土壤,因土壤浸水程度较重,下种部位的土壤疏松状态已被破坏,过早过重碾压会加重土壤板结,不利棉苗出土。近年部分棉农采用带钉齿的滚轮,在表土稍干时进行破土,可疏松表层及种子附近的土壤,对防止板结、促进棉苗出土有一定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建议推广使用。
(四)及时开展保险理赔
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已基本实现全覆盖,灾后要及时联系保险公司进行勘察定损,及时核实受灾情况,快速赔付,解决补种、重播所需的资金问题。
四、落实持久性预防风灾措施
风灾及其伴随性灾害天气是阿克苏地区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措施也应多方面考虑,从源头人手。针对阿克苏地区风灾频繁出现所引起的各类灾害的发生,对棉花播种出苗期的影响,结合当地实际,建议巩固加强以下几项对策措施:
1、大力提倡退耕还林、还草,积极促进改善生态环境。
2、合理规划,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加强农田防护林的生态保护建设,是防御各类气象灾害最有效的措施。
3、合理种植防护林,充分利用绿色屏障,可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降低风速,提高空气湿度,是防御各类气象灾害的根本措施。
4、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强化对风沙灾害的监测,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围绕提高监测预测能力,加强技术开发应用,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手段,准确及时地做好大风后将会引起的各类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的工作,为防灾抗灾当好参谋、做好决策。
5、强化对棉花生产指挥者和棉农的气象科普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全垦区人们防灾减灾、应用科学技术意识,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
6、抗灾补救措施应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受灾程度、受灾面积,灾害轻重采用点片结合的抗灾方式,应因地制宜地做好重播和补种决策。
来源:农之道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载农多收,获得更多农业资讯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