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纳税人充分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公告明确一般纳税人如果年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的,可在2019年度选择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转登记后可享受免税政策。
2019年选择转登记为小规模之后,再次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不得再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
强转纳税人按规定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纳税人就可以使用一般纳税人申报表,抵扣进项税额,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重大利好政策: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提到10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出一批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措施;部署加快发行和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在建工程及补短板项目建设并带动消费扩大;听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汇报,部署做好治欠保支工作。
会议指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今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实现一季度平稳开局十分重要。必须多管齐下。发展好小微企业关系经济平稳运行和就业稳定。会议决定,对小微企业推出一批新的普惠性减税措施。
一是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同时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100万元到300万元的部分,分别减按25%、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使税负降至5%和10%。调整后优惠政策将覆盖95%以上的纳税企业,其中98%为民营企业。
二是对主要包括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的小规模纳税人,将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
三是允许各省(区、市)政府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50%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地方税种及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四是扩展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范围,使投向这类企业的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更多税收优惠。
五是为弥补因大规模减税降费形成的地方财力缺口,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上述减税政策可追溯至今年1月1日,实施期限暂定三年,预计每年可再为小微企业减负约2000亿元。
会议指出,要围绕优结构、稳内需,更有效发挥财政货币政策作用。落实好日前宣布的全面降准措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适时预调微调,缓解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保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扩大就业和消费。
同时,要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会议决定,一是对已经全国人大授权提前下达的1.39万亿元地方债要尽快启动发行。抓紧确定全年专项债分配方案,力争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
二是更好发挥专项债对当前稳投资促消费的重要作用。专项债募集资金要优先用于在建项目,防止“半拉子”工程,支持规划内重大项目及解决政府项目拖欠工程款等。在具备施工条件的地方抓紧开工一批交通、水利、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也要抓紧开展备料等前期工作。
三是货币信贷政策要配合专项债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金融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后续融资。四是规范专项债管理,落实偿还责任,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会议要求强化农民工欠薪治理。各地要优先清偿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导致的欠薪。对企业拖欠工资的,责令限期解决,逾期不支付的依法从严处罚。
今日起增值税新政实施 万亿减税开始落地
4月1日,我国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正式落地,新的增值税税率开始实施,万亿减税红利开启。
同日,第28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拉开大幕,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在广州举办的“共话减税降费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座谈会上获悉,本次实施的增值税改革举措主要包括四项核心内容:
一是降低税率。将制造业等行业16%增值税税率降至13%,交通运输和建筑等行业10%增值税税率降至9%。
二是进一步扩大抵扣范围。将国内旅客运输服务纳入抵扣,将不动产由分两年抵扣改为一次性全额抵扣。
三是全面试行期末留抵退税,在去年部分行业试行的基础上,今年将留抵退税扩大到全行业。
四是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进项税额加计抵减。对主营业务为邮政、电信、现代服务和生活服务业的纳税人,按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减税幅度大:“本次减税企业获得感更加直接、强烈”
“我从2008年开始跟踪调研165个国家增值税情况,到目前为止,这165个国家平均增值税标准值为14.89148%。而我国今年将制造业增值税税率降低到13%,决心大、气魄大。”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小强说。
对此,企业家们也深有体会。广东飞企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许丽表示:“1年不到我国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两次降低,从17%到16%现在降到13%,体现了国家对实体经济实实在在的支持。这给我们民营企业干事业、谋发展巨大信心和力量,助力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作为一家大型制造企业,运输费用对于企业成本也有不小影响。税率降低后,税负将显着减轻。”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萧礼标介绍,今年减税降费预计可给企业带来约3000万元的税收红利。
“2018年我们收入增长59%,利润增长达到32%,这与国家良好的税收政策密不可分。”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侯玉清则用快速增长的数据表示:“我们不仅一直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的税收优惠;去年9月份左右国家出台了增值税留底税额退税的政策以后,退税款达5000多万,不到1个月就到企业账上了。”
他还补充强调:“4月1号开始不仅税率继续降低,还有一系列配套政策。其中,我们企业取得的火车票、飞机票、汽车票等客票也可以作为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凭证了。我测算了一下,仅这一项我们就会有200万左右的减税实惠。”
“本次减税企业获得感更加直接、强烈。今年我们预计可减税2000万以上,这对于企业增加现金流、加大研发、市场投入并推动转型升级很有帮助。”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汤琼兰说。
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李林木指出,本轮减税降费新政力度大、效率高,不仅降低了企业税负、产品成本,由此带来的产品价格下降也将为消费者带来利好,实现共享减税降费红利。
推动粤港澳三地税收制度规则加快衔接
此外,惠州伯恩光学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罗艳则从个税政策等方面分享了获得感。该企业目前有7万多名员工,在2018年10月以前,有九成以上员工需要缴纳个税。在个税改革举措出台后,只有约三成员工需要缴纳个税;企业代缴个税金额也由原来的700多万元减至100多万元,员工实际收入得到提高。“我们还十分关注近期出台的针对境外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相信政策落地将有助于大湾区企业吸引更多境外高端人才。”她说。
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地区(不含深圳)落实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改善民生、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政策减免税收约1300亿元。今年1月,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减免、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扣除等政策减免税超过87亿元。落实增值税跨境应税服务退税或免税、境外所得税税收抵免、小微企业减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2017年以来共为符合条件的港澳企业减免税款35亿元。
来自珠海的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潘韬则强调:“税务部门的优质服务也很重要。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我们不太了解财税政策,通过税务部门的及时辅导和讲解,能够很容易弄懂政策用好政策,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据广东省税务局局长吴紫骊介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东还将继续落实新出台的在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居住183天判定标准、大湾区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等优惠政策,全面推广v-tax远程可视自助办税系统,加强与港澳财税部门交流合作,搭建完善区域税收合作机制,结合“一国两制三关区”的特点加强调研分析,推动粤港澳三地税收制度规则加快衔接,推动国家层面出台更有利于大湾区发展税收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