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打造万亩鲜枣基地,突破红枣发展困局

2019/4/29 14:58:38发布104次查看
临县金果树红枣研究所
一、发展鲜枣可行性分析:临县红枣80万亩均为木枣,而且是依靠制干来销售,从古到今发展到现在,没有出现突破性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需求的变化,人们消费观念逐渐向口感好的鲜食红枣在转变,这是社会发展之趋势,而我们的木枣品种单一,品相老化,鲜食口感不好,制干无法与外地红枣竞争,已无法满足市场之需求。
从近年来临县红枣产地滞销和本土加工厂转手经营外地红枣可以说明本地红枣面临的困局。近几年大面积的品种改良政府所推广的品种主要是临黄一号制干为主。缺乏多品种多元化发展,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自然无法带动枣商。商人是靠市场带动,市场是靠好的产品来满足,产品是靠市场需求来决定。三者相依,我们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生产适应当今消费需求的红枣,才可带动枣商,才可振兴我县红枣产业,因而鲜食红枣的推广发展迫在眉睫。
从近年临县电商发展而言,近百家电商企业居全国县级第二,却没有鲜枣可供销售,无法满足网购需求。就连临县城内在售红枣门店和批发市场也要从外地调购来满足本地人需求。做为主产枣区,红枣生产大县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而化解我县红枣滞销的最好办法就是走鲜食产品化,减少制干数量。调整品种结构,所以实施木枣鲜食化是破解外省红枣对临县红枣冲击的重要措施。外省枣个大、色靓、肉厚、核小、味甜,赢得了国内市场,且对临县木枣在市场占领上形成很大的排挤。要重新打开并占领红枣市场,就必须面对和外地枣竞争这一现实。
临县和外地相比,第一是区位优势,临县地处国内中部偏西,随着两条高速、三条铁路的完工和开通,便利的交通改变了历来的区位劣势。凭这一优势要和外地枣争市场还不够,第二是在红枣品种上必须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来实现,一条是木枣大型化,即利用临县已知名的木枣大型变异如“临黄一号”、“瓮瓮枣”、“冠枣”、“软核枣”等;另一条就是品种鲜食化。利用国内优良红枣早熟品种六月鲜,月光,金昌一号,早熟王等,以及晚熟优良品种大白,冷三(宜大棚种植)冷白玉,雪里红,赞临大枣及选育的品种如金果系列。把这些品种通过嫁接改良,进行规模化发展,这些品种可以在9月份、10月份利用临县便利的交通条件随红随采,及时供应市场,于外地枣11月份上市时基本可以销完,就可避开外地枣的冲击。临县枣区红枣既有资源,又有技术,缺乏的是全新的思路,临县红枣生产一部分走鲜食产品化之路,如果能得到有关专家和领导的认可,金果树红枣研究所做为提出这一思路的单位,愿承担组织实施这一项目,并为完成这一项目而努力实践。
二、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共完成1万亩品种改良,建成万亩鲜食红枣生产基地。
分年度建设目标:2019年完成品种改良2000亩进行示范。
2020年完成品种改良2000亩。在曲峪镇、丛罗峪镇、碛口镇、林家坪镇、刘家会镇五个乡镇搞2000亩示范园。
2021年完成品种改良3000亩。在以上乡镇示范园周围分别再搞600亩品种改良。
2022年再完成品种改良3000亩。曲峪镇再搞1000亩品种改良,共建成3000亩鲜食红枣生产基地;丛罗峪镇镇再稿500亩品种改良,共建成1500亩鲜食红枣生产基地;碛口镇再稿1000亩品种改良,共建成2000亩鲜食红枣生产基地;林家坪镇镇再稿1000亩品种改良,共建成2000亩鲜食红枣生产基地;刘家会镇镇再稿500亩品种改良,共建成1500亩鲜食红枣生产基地。
1万亩鲜食红枣基地争取纳入全县10万亩以临黄一号红枣品种改良为主范围。
三、投资预算改良一亩中、幼龄枣园(5—20年生),按平均一亩30株枣树计,一株至少需要接穗5--7个,包括购买接穗、嫁接人工费用、包扎材料、伤口保护剂,伙食费等日常支出,共需亩投资700元。(费用标准参照近年品种改良费用标准)2019年改良2000亩,共需投资140万元。
2020年共需投资140万元。
2021年共需投资210万元。
2022年共需投资210万元。
1万亩鲜食红枣基地建设共需投资700万元。
四、效益预测鲜食红枣按有机红枣标准化生产,一年亩投入不足300元,每株第五年平均产枣25公斤计,亩产至少750公斤,(1500斤)按至少每公斤4---6元计,(每斤2--3元)每年亩收入3000-------4500元,1万亩鲜食红枣每年可产红枣750万公斤,产值3000万-----4500万元。可见单位面积种植品种不同,其效益就会提高数倍乃至十倍的增值,并可有效缓解我县制干红枣滞销局面,助力红枣提质增效。
所以,我们要针对枣区红枣目前的状况,给予认真的总结与研究。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种改良上下功夫。产出与当下市场居民消费水平相符合的产品需求。如何提高红枣产值上下功夫。从而调整产业,发展多品种种植,改良与技术推广,做好市场分析与研究,产业发展方向及引导,品种的选购与规划,嫁接技术的实施推广及标准化枣树的技术管理等。成立枣树研究所,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服务于当下与未来我县枣业的发展。研究所具有灵活的运作机制,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把我县枣业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富民强县。
临县金果树红枣研究所
2019年1月30日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