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的笔杆一般用竹管制,讲究些的用斑竹管制,也有用犀牛角、象牙或金银制的,那就是工艺美术品了。笔头所用兽毫分为柔(软)健(硬)两类,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毫则用兔脊毛和黄鼠狼尾毛等制成,柔毫和健毫杂在一起称为兼毫。笔头制作是中间一簇长毫称为锋,即笔尖;四周包着稍短的毫称为副毫。好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产毛笔的地区,唐代至宋代,以安徽宣州最出名,所产紫毫(老紫兔毫)笔,为无上佳品,其价如金。明清时期,为浙江湖州善琏镇所产的选料严格、制作精良的湖笔所取代,并且相沿至今。
历代流传的执笔法很多,有撮管法、拟管法、单钩法、揸管法、回腕法等,但是我们认为最合理、最适用的还是五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相传是“二王”留下来的,唐朝陆希声作了概括性的阐明:恹、押、钩、格、抵。所以,又称五字执笔法,即五指互相配合,互为作用。
恹-用大拇指的上节紧贴笔管内侧,略斜而仰,好象吹笛子时压住笛孔一样。
押-用食指*一节斜面出力,贴住笔管的外侧,位置和大指内外相当,配合起来捏住笔管。
钩-从中指*一节弯曲钩住笔管的外侧,与大拇指食指相互协调。
格-含有挡住的意思,即用无名指的指甲紧贴笔杆,将中指钩向内之笔管挡住。
抵-小指紧抵于无名指后,以增加无名指的推挡之力,含有凭托之意。
济南艺霖艺术培训学校
18753119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