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script src=/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开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来,渌口区农业部门积极对接市场需求,指导农民合理有效种植,让农产品种得下、卖得出。
今年,渌口区与贵州国台等数家酒厂达成高粱种植协议,春播高粱近3万亩,并承诺以不低于1.6元每斤的保护价收购,让农民“种粮无忧”。在渌口区古岳峰镇白碧村,株洲邦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蒋七安正抢抓晴好天气,赶种高粱。
负责技术指导的区特聘农技员王水良有3年大规模种植高粱的经验,他告诉记者,根据本地的气候,在4月20日之前种下的高粱收割后都可以再生一季,一年下来,保守收成不低于1000斤,按照最低收购价1.6元每斤计算,一亩最少收益1600元,刨去成本800元,加上种植结构调整补贴600元,种植户一亩最少可获益1400元。
渌口区特聘农技员王水良说:”春播3万亩,夏播两万亩,在全区大概要发展个5万亩,我们这个种出来的高粱有定点收购,确保农户种了收购不成问题。“
根据协议,由合作方酒厂制定生产规程并提供种子,由省农科院专家及区特聘农技员免费指导日常生产,高粱成熟后,由公司按合同收购。
贵州胜台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蓓说:”株洲因为离贵州不是很远,在物流运输成本方面都可以节约,这边的气候,水分,气候,物理条件跟贵州比较接近,所以选在株洲。“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的模式,最大限度地为农户提供了实惠,保证了他们的利益,也为农民种植高粱吃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