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散打是中国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散打也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擂台形式,也是中国武协为了使武术能够与现代体育运动相适应所整理而成。
中国武术的强健和优美是无国界的,它既能够突破语言、民族、地域等方面的局限,又能够通过身体语言进行沟通,且易被受众接受和喜爱。在“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成为时代强音的当下,中国武术更应发挥复合载体效应,实现自身潜能的整体性释放,成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认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散打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多年来在民间流传发展,深受人民喜爱。散打起源与发展,是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同步。它从先辈的生产劳动,生存斗争缘起,但又服务于此,演化至今成为华夏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原始社会人类为了争取自下而上、猎取食物,长期与野兽搏斗,学会了与野兽搏斗所使用的不同方法。现在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套路演练形式,一种是格斗对抗形式。散打就是格斗对抗形式的一种。
贵阳市兴甫武术学校是我省周辛甫(原贵州省武术协会、原国民党总统府教官)老拳师名字命名,1994年由女儿周小菊(贵州省武术协会、国家武术裁判、中国武术七段)创办,共培养了50000余名武术专业的大、中、小学生。学生代表贵州省参加国际、国内和省、市各类武术比赛,共获得473金284银196铜,为贵州省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武术运动员,贵州省体育局授予“贵州省青少年武术训练基地”, 1999年、2003年、2007年被评为贵阳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学校”。
贵阳兴甫武术学校
1898486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