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真正把春白茶泡得难喝的罪魁祸首,是这三个不恰当的冲泡方式!

2019/4/9 11:07:12发布101次查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春白茶,素来以婀娜多姿的形象示人。
在冲泡方式得当的情况下,我们能感受到春白茶的鲜爽、娇嫩、清甜、莹润,阳春白雪一般的形象。
如白牡丹,它在冲泡过后,就可用风情万种来形容,每一次冲泡,都能带来全新的喝茶体验。
沸水冲泡,趁热闻,前调是毫香,但很快散去。强劲的花香中调接踵而来,芬芳而清雅,像大观园里的蘅芜院,开满了不知名的带着清香的花朵,香氛使人迷醉。尾调里沉潜着鸳鸯藤似的草药香,清清淡淡,像夕阳下的太姥余韵。
春寿眉,它又有更加成熟的风韵。
仍旧是沸水冲泡,它所展现出的魅力无限。
前调,依然是毫香,但很弱,倏忽而逝。中调,是花香,坚韧而坚持,长久地存在。尾调,是草药般的香气,似箬竹叶,也猛烈起来,占据了花香的不少份额。
花香与新鲜草药的香气,带来了美好的嗅觉体验。
加上茶汤柔和,清甜,淳和, 回甘悠长,更让味蕾来了一次全身放松,通体舒畅。
这些美好的体验,都是春白茶独有,不可被替代。
然,有的茶友却十分苦恼,“为什么我泡的春白茶,没有你说的花香,还又苦又涩?”
会导致一杯春白茶从阳春白雪,变成下里巴人,其中的影响因素,很多。
《2》
春白茶本身品质不好,是难喝的原罪!
同样名为“春白茶”,但因为产区的不同,将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有的春白茶,香清甘活,鲜香淳爽,完全挑不出大毛病。
有的春白茶,茶汤单薄、苦涩,茶香更是寥寥无几,简直让人不想多喝一口。
而造成这种品质上的差异,源头在内在物质的配比上。
茶氨酸含量极高,茶多酚含量适中,咖啡碱含量不高。其它养分均匀地存在,于是,泡出来的口感,是清新淡雅,鲜爽明快的。
咖啡碱含量极高,茶多酚含量极高,茶氨酸含量极低,闷泡之后,大量的咖啡碱和茶多酚释放在汤里,自然就浓了,苦了,涩了。
影响这些物质含量高低与配比,是白茶的生长环境。
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生出茶氨酸含量极高,茶多酚含量适中,咖啡碱含量不高的白茶?
答曰:高山茶园!
在福鼎地区,高山茶园指的是种植海拔在600-800米之间的地区。
在高山地区,环境有几大特点。
1.温度相对较低
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会下降,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别小瞧这温度。在600米的海拔地区,比靠近海平面地区的温度,要低3.6℃。这下降的温度,对于白茶而言,却至关重要。
因温度相对较低的缘故,可以更大程度上保留茶氨酸的含量,使得白茶保持鲜爽、鲜嫩的特点。
加上春季气温本身不高,又给茶氨酸的大量保留,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故而,高山茶园产的春白茶,鲜爽、鲜甜的特点被放大。
2.高山云雾缭绕
在高山地区,云雾出现的频率极高。
这些云雾,是出好茶的重要屏障之一。这些云雾,就像是天然的防晒霜,可以将茶树很好地保护起来,避免某些有害光线的直接照射。
这些云雾,又像是一个过滤器,将有利于茶树生长光线留下, 将有害的光线排除在外。
并且,这些云雾层,还能给茶树提供充足的水分,从而保持茶树的娇嫩特色。
是以,在云雾多的地方,茶树往往更加娇嫩,茶氨酸物质更为丰富。
这也是高山云雾出好茶的重要依据之一。
3.高山地区,植被丰富,腐植层充足
在高山地区,生态系统相对保持完整,有高大的树木、竹子掩映,为茶树生长提供了有利的屏障,使得生态系统趋于稳定。
并且,这些树木与竹子的落叶,还是重要的天然的养分。
落叶归根,零落成泥碾作尘,这些枯叶形成的腐植层,可是茶树重要的营养物质,茶树汲取了其中的能量,为己所用,又能促使各类物质的积累,从而确保茶叶的品质。
平地茶,土壤、环境、气候、温差,都不如高山茶,茶树能从土壤里摄取到的养分,自然也不如高山茶多,这导致了平地茶,相对于高山茶,品质低。
高山春白茶与平地春白茶,其品质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3》
高山春白茶,为何难喝?
若是确保您手中的春白茶,是根正苗红的高山茶,而这茶经过冲泡后却表现的一言难尽,味道苦涩。这时候就要考虑冲泡手法是否到位。
冲泡,这一环节,直接影响春白茶表现。
春白茶要好喝,须注意3个细节。
第一,茶器选择
要充分体会村姑陈所描述的春白茶特色,选择白瓷盖碗最好。
其一,白瓷材质的盖碗,不影响茶香的表现。
一层透明光亮的釉,是实现白瓷盖碗不吸香,不吸味的命门。经由冲泡后,春白茶的毫香、花香、草药香等,能被清晰捕捉。
其二,盖碗的器型,方便出汤,可以实现五秒内出水。
快出水,能避免茶叶中内在物质过度释放,可预防茶汤苦涩。
其三,白瓷盖碗冲泡便捷,清洗干净便可冲泡所有春白茶。
有的茶友在冲泡春白茶时,却因茶器的选择错误,导致茶汤品质急剧下降,变得苦涩难喝。
譬如,用紫砂壶冲泡春白茶(当年的新茶),则是对春白茶的一大伤害。
泥料烧制,毛孔粗大,吸香吸味。吸走茶叶本身的原香原味,却释放出曾经吸入的别的茶的香气和滋味。导致茶汤混杂,喝不到本款茶的原汁原味。
出水口窄小,水柱状出水,导致出水慢,茶叶在壶中高温久闷,新白茶叶嫩芽娇,闷久了茶汤容易苦涩。
光是这两点,就足以让人拒绝使用紫砂壶冲泡春白茶。
第二,冲泡水温选用
在一部分茶友的观念里,春白茶属于芽叶娇嫩的类型,在冲泡时,温度不能太高。生怕沸水冲泡会破坏茶叶的结构,于是用80℃水温泡茶。
结果,因为低温的状态下,茶叶无法充分浸湿,接着就选择闷泡的方法,试图让茶叶中的物质释放更加充足。
殊不知,这类做法,往往是适得其反。
经过闷泡后,茶汤反而变得苦涩,不好喝。
高山茶,生态好,土壤好,只要前3-4冲快出水、不坐杯,用滚水沸水,就能泡得又香又甜。
大可不必非要用低温冲泡。
第三,出水速度控制
冲泡春白茶,最好的方式是快出水。
在注水后,马上盖上盖子,倒出茶汤。
整个注水,出汤的过程,控制在10秒内完成最好。在快出水之下,能有效控制春白茶中物质的释放,避免茶汤出现苦涩味。
至于长时间闷泡,于春白茶而言,极为不利。
当我们闷泡白茶,闷2分钟,在1.5分钟的时候,整泡茶里面的咖啡碱,基本上全部浸出到茶汤里了,这时候你喝它,等于是把余下七八泡里的咖啡碱,在第一冲里全部喝掉了。
这咖啡碱超标,给口腔的直观感受就是:茶汤苦,不好喝。
原本阳春白雪,惹人喜爱的春白茶,自然变得苦涩不好喝。
《4》
选择错误的茶器,用不当的水温,闷泡式坐杯冲泡……这些不恰当的冲泡方式,是摧毁春白茶品质的魔鬼。
要成全春白茶的品质,还需用正确方式冲泡。
110毫升白瓷盖碗搭配5克春白茶,100℃沸水冲泡,前五冲快出水,这些细节,一个都少不了。
是否能泡出高山春白茶的风韵,一切都掌握在茶友手中。
好茶,还需好泡法。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您手中的春白茶,又是何滋味呢?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