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甜玉米需求旺,小土豆潜力大...从中国种子大会看蔬菜产业新形势

2019/4/8 12:55:08发布83次查看
3月31日,2019中国种子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据说当天吸引到国内外1200多人参加大会。小编是在昨天到的大会现场,想了解一些蔬菜种业相关的最新进展,但是发现这次论坛上并没有专设蔬菜论坛,不过还好在经济作物、马铃薯产业发展和国际合作论坛上多多少少提到了一些蔬菜相关的情况。现在,小编就把这两天收获的干货分享给大家。
蔬菜种业最新大数据
如果说过去为了解决温饱,我们更多关注水稻、玉米、小麦等大宗作物品种选育,那么如今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又给育种提出了新的方向,即大宗作物和特色作物并重,种子和种苗发展并重。当前,蔬菜种业正面临着新形势,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吴晓玲在开幕当天的“种业最新管理动态报告”中就介绍了一些有关蔬菜的最新情况。
不同作物企业数量变化(从左至右分别为:水稻、玉米、小麦、瓜菜)
从企业数量来看,2018年全国共有种子企业5808家,虽然较2010年减少2892家,但较2016年最低值增加1492家。如果从不同作物生产企业看,可以发现,水稻、玉米、小麦种子生产企业数量变化不大,而增加最多的就是瓜菜种子企业。
从企业结构来看,2018年,瓜菜类企业数量最多,达到2940家,较2016年大幅增加,增长110%。
从农作物种子进出口情况来看,2018年进口额达4.75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1.88亿元,其中蔬菜种子进口额占比最大,为48%,比2014年占比提高。出口方面,2018年农作物种子出口额2.19亿元,其中蔬菜占比为55%,比2014年的66%有所下降。
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秘书长田伟红在国际合作论坛上提到,虽然我国是农作物种子净进口国,但进口的主要是蔬菜、花卉、甜菜等经济作物。比如引进的蔬菜,大多是国内缺乏的品种,如青花菜、圆葱、***和胡萝卜等。
从产品类型来看,设施农业的发展,也促使经济作物种苗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吴晓玲指出:目前我国茄果类供苗比例不过30%~40%,而在日本嫁接苗的供苗比例是80%,荷兰是100%。有专家估计,这一块的市场潜力在2000亿~3000亿元。”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
我国蔬菜产业也有新机遇
先正达中国蔬菜种子业务总监brunolefeuvre在他的“全球及中国蔬菜种子市场”报告中就指出了几点可能性。
一是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需要更为优质的蔬菜,也会增加出口,因此将需要生产方法的进化、创新的性状、为种子公司提供更多的服务等。
二是产业链下游(包括电子贸易)将对蔬菜产业格局的塑造做出重要贡献,如食品安全、创新产品、新鲜和口味的重要性。
三是生产制约因素(水、劳动力和农用土地)也将得到新技术的补偿,从而可持续的提高生产力,如集中化和科技的提升(常规种转向杂交种、滴灌、植保等)、作物管理(农业数字化等)、性状的投入和产出(病虫害抗性、长货架期等)、保护地种植(延长生产周期、嫁接等)。
鲜食玉米
鲜食玉米价格高、口感好,近年来深受市场的欢迎。比如在中国蔬菜粉丝群里,就总会有菜农朋友向群主咨询有没有甜玉米群,足以看出鲜食玉米的人气。在这次大会的经济作物论坛上,就专门有一个针对我国甜玉米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的报告,主讲人是先正达中国甜玉米的业务经理薛万新,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大数据中都带来了哪些干货。
薛万新经理作报告
我国是全世界甜玉米生产的第二大国,但是与市场需求量相比,种植面积还非常小。2016年,我国甜玉米生产面积为380万亩左右。其中广东面积最大,占比53%,种植面积排名前六的省占全国甜玉米面积的81%,分别是广东、云南、海南、广西、河北和湖北。
纵观全国,各省份甜玉米的发展状况并不平衡。成熟市场主要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湖北、河北、浙江、江西、吉林等地;新兴市场主要是安徽、河南、辽宁、甘肃、天津、重庆、山东、四川、黑龙江和内蒙古等地;待开发市场主要是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青海、贵州、湖南、江苏、山西、北京和上海等地。产区变化正呈现由南方向北方、东部向西部、高成本区域向低成本区域转移。
目前,我国甜玉米热带鲜食市场最大,热带加工市场最小。预计今后3年,温带加工和温带鲜食所占的市场份额将略有上升,热带鲜食和热带加工所占的份额将有所下降,其中热带加工下降幅度较大。
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变化表(蓝色为温带鲜食、深橙色为温带加工、棕色为热带加工、浅橙色为热带鲜食)
说到品种,近年来有不少泰系品种流入中国,从田间表现看,很多性状都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但是追根溯源,这些品种主要来自同一个地方、甚至同一个育种家,在渠道冲突、植物检疫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同时热带品种更新速度非常快、基本上2~3年更新一个品种,希望我国育种家和公司针对这些问题,选育或者引进来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种。
此外,近年来市场上还衍生出黑色甜玉米、白色甜玉米、甜加糯玉米等新的细分市场,值得业界关注。如果从加工产品的类型来看,真空甜玉米穗和玉米汁的加工量在逐年增加,速冻玉米粒和罐头的加工比例相对降低。品种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高端品种的种植比例正在增加,中端和低端品种的种植比例将逐渐降低。
今后,建议我国甜玉米产业通过附加特殊功能实现产品增值;用复杂的生产工艺塑造产品的价值;用产地的唯一性和地域的独特性塑造产品价值;制造稀缺,塑造产品价值;通过延伸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价值定价法使产品物有所值、高价有理。
马铃薯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今年大会为此专设了一个论坛,探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听了几位专家的发言,你会发现这个产业的问题真不少,但是潜力也十分巨大。比如在讲到马铃薯种业的发展现状方面,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就谈了一些她的认识和思考。
马铃薯大数据
1、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8500万亩左右、产量1亿吨,居世界首位;
2、国内主要育种单位和机构超过70家,以科研院所和大学为主;
3、马铃薯资源5000余份(包括复份),绝大部分选育出的品种是鲜薯食用型;
4、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审定和登记马铃薯818个品种,其中登记品种130个;
5、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09家种薯企业,原原种涉及能力48.7亿粒,实际生产30.66亿粒;
6、脱毒种薯应用率在35%左右。
金黎平研究员作报告
金黎平研究员指出,目前我国马铃薯种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有:
1、优异种质资源不足、共享困难,种业创新稳定支持力度小,难以支撑产业发展;
2、品种特性和商品性不能很好满足生产、市场需求;
3、种薯繁育成本高、基地问题多、质量缺乏监管;
4、主产区立地条件差,规模化和小农户并存,需求复杂;
5、联合攻关机制尚未形成,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到位率差,导致新品种难推广,企业不好寻觅新品种,农户盲目种植;
6、品种审定到登记的适应期长,品种特性和适宜区域不明确;
7、品种权保护难度大;
8、从业者专业化程度低等。
登记品种分析
全国目前登记的马铃薯数量130个,这些品种存在一些问题,如抗病抗逆性差。晚疫病抗性弱,基本没有抗疮痂病和黑胫病的品种,抗旱耐寒性较弱;早熟品种缺乏;加工专用品种少。夏波蒂、大西洋品种越来越不好种;品种耐贮性差,尤其是推广很快的几个高产品种;登记品种对土传病害抗性、水肥需求描述较少。
针对马铃薯种业暴露出的这些问题,金黎平研究员建议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选育品种:
一是优异亲本创制和应用,选育突破性品种。
二是选育耐旱、耐瘠薄低成本种植品种,提高主产区生产能力,促进生态脆弱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
三是选育优质丰产的早熟品种。
四是促进早春生产和利用冬闲田高效生产。
五是选育抗病、耐贮藏的优质品种,减少病害重发区产量和贮藏损失,提高经济价值。
六是选育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品种,增强生产能力和效率。
七是选育优质专用抗病加工品种,提高加工原料生产能力,促进加工业的发展。
八是选育高营养和特殊用途品种,推动健康消费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现场对话环节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