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涂料(底涂胶)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采用的底层涂料一般简称为底涂胶。粘贴前混凝土表面要求经过打磨、清洗等处理后,先涂上一层很薄的底层胶,这层底胶要求即能浸入混凝土表面,又能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强度。底层胶的主要作用是改进混凝土与碳纤维材料的胶接性能,提高二者的粘结性能。因此我们要求选用的底涂胶必须具有粘度低,粘结性能好,渗入性强等特点。
碳纤维布加固工作原理
碳纤维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一般为建筑用钢材的十几倍。在梁板构件的受拉区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受弯加固,纤维方向与加固处的受拉方向一致,从而增加了混凝土结构正截面的弯矩,也即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抗弯能力。
当构件达到受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碳纤维布的拉应变按截面应变保持平面的假定确定。
碳纤维材料是人造高新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这种材料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维修加固。碳纤维它是一种纤维状的碳材料。碳纤维材料具有耐老化、强度高、轻量质、抗腐蚀、物理性能极其稳定等优点。碳纤维材料根据生产工艺方式和原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沥青基碳纤维和聚丙烯晴基碳纤维。我们应根据工程实际选择合适的碳纤维材料,以达到好的施工效益。
各层胶的相容性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补强施工工艺中,各层胶的涂抹要求是逐层叠加复合涂抹成的,并且与混凝土直接接触的只能是底涂胶。底涂胶、找平胶、碳纤维布粘贴主胶粘、罩面胶之间的相容性、粘接性能是必须充分考虑。实验中如发现同类型的胶粘剂粘接性较好,不同类型的胶粘剂的粘接相容性差就必须预先做实验加以证明后才可使用。
浸渍树脂(粘贴胶)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时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的浸渍树脂简称为粘贴胶。它在整个加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连接底胶与碳纤维布的关键材料。粘贴胶的粘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利用浸渍树脂顺利地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经过碾压后,要求使浸渍树脂浸透碳纤维布,使它们形成一个受力体系以共同抵抗外力作用。浸渍树脂要求必须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初粘力、触变性。胶粘剂与碳纤维的相容性和粘接力必须极好,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和碳纤维布结合成整体受力体系,达到维修加固的目的。
汕头碳纤维加固碳纤维材料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补的研究始于80年代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的这项技术起步很晚,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现有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当时设计荷载标准低造成历史遗留问题,一些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难以满足当前规范使用的需求,亟需进行维修,加固。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很多,如:加大截面法,外包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碳纤维加固修补结构技术是继加大混凝土截面,粘钢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
二,碳纤维布材料简介:
1、碳纤维介绍
碳纤维根据原料及生产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聚(pan)基碳纤维及沥青基碳纤维。碳纤维产品包括pan基碳纤维(高强度型)及沥青基碳纤维(高弹性型)。
2、环氧树脂
不同类型的树脂还可以保证其对砼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例如底涂树脂;以及对碳纤维片与砼结构的粘接作用,例如环氧粘结树脂等。
(1)环氧树脂简介
仅仅依靠碳纤维片本身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力学特性及优越的耐久性能,只有通过环氧树脂将碳纤维片粘附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并与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共同工作,才能达到补强的目的。因此,环氧树脂的性能是重要的关键之一。环氧树脂因类型不同而有不同的性能,适应于各个部位的不同要求。例如底涂树脂对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能渗入到混凝土内一定深度;粘贴碳纤维片的环氧树脂易于透过碳纤维片,有很强的粘结力。依使用温度的不同,树脂还分为夏用及冬用类树脂。我公司使用的各类树脂规格及性能(包括底层涂料的规格及性能、环氧腻子的规格及性能、粘结树脂的规格及性能等均有详细表格资料、以备索取)。
(2)物理性能
碳纤维片工法中使用了底涂、腻子、浸渗粘着树脂等三种环氧树脂。上述三种环氧树脂的使用目的各不相同,其物性标准也不相同。
1底涂:粘着强度
底涂必须确实具有把作用在混凝土表面上的荷载传递到碳纤维片上的力学性能。因此粘着强度成为制定其物性标准的重要依据。
2腻子: 压缩强度·压缩弹性率
腻子用于填充混凝土上的微小缺损部分。因此,要求必须具有与混凝土同等以上的压缩强度。此外,还要求具有较高的压缩弹性模量。根据以上理由,制定腻子的物性标准时主要根据其压缩强度及压缩弹性模量。 剪切强度·粘着强度
腻子与底涂一样必须具有把因荷载作用等在混凝土表面上发生的应变确实传递到碳纤维片上的力学性能。因此剪切强度及粘着强度便成为制定其物性标准的重要依据。
3 粘着树脂: 张拉强度·弯曲强度
碳纤维片工法系通过向碳纤维片内渗透浸渗粘着树脂、通过固化形成cfrp。重要 的是固化后的cfrp的物性,而浸渗粘着树脂本身的物性并非重要。但要想获得良好的cfrp物性,浸渗粘着树脂本身的物性确实也有影响。因此制定了小限度的张拉强度及弯曲强度的物性标准。
剪切强度·粘着强度
浸渗粘着树脂除渗透到碳纤维片内、通过固化形成cfrp之外,还具有粘着剂的功能。与腻子、底涂同样,必须具有把因载荷作用等在混凝土表面上发生的应变确实传递到碳纤维片上的力学性能。因此剪切强度及粘着强度便成为制定其物性标准的重要依据。
相比之下,国产的树脂材料目前缺乏配套产品,用途单一,且尚未制定出严格的物性标准。
三,本公司碳纤维布优点
1,重量轻,易施工。基本不增加构件自重,不改变构件截面尺寸。2,高抗拉强度,高弹性,可得到与使用钢板补强相同效果。 3,抗酸碱腐蚀,持久性高,在任何恶劣环境下皆可使用。与结构胶配合使用,能阻止有害介质浸渗,对内部结构起保护作用; 4,厚度小,便于交叉重叠。可弯曲缠绕成型,对各类曲面,异型构件加固优势更为显着。 5,柔软性好,可自由裁切,适用于梁,柱,板,管道及墙体等各种形状构件,可与钢筋混凝土表面紧密粘接,施工质量易于保证。不需大型施工机具,可搭接粘结任意延长,无明火作业。 6,配套环氧树脂胶的渗透性优越,施工便捷且工期较短。 7,环保无公害,居住中仍可施工。8,贮存时间长,可操作期限长。
四,本公司碳纤维布适用范围:
碳纤维布与碳纤维浸渍胶配套使用成为碳纤维复合材料,适用于混凝土受弯,轴心受压,大偏心受压及受拉构件的加固,木质结构的加固,可有效提高构件的承载力,抗震性能和耐久性。是处理下列工程问题的优秀备选方案:
1,建筑物使用荷载增加;
2,工程使用功能改变;
3,材料老化;
4,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值;
5,结构裂缝处理
6,恶劣环境服役构件修缮,防护。
7,其他用途:体育用品,工业产品等众多领域。
五,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工艺流程可以归纳为:
施工准备→砼表面处理→涂刷底胶→构件表面残缺面修补→粘贴碳纤维→
表面养护→找平材料配置→底层或树脂配制→浸渍树脂配制
操作要点:
1. 混凝土表面处理
1.1 将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残缺,破损部分清除干净。
1.2 对经过剔凿,清理和露筋的构件残缺部分,进行修补,复原。
1.3 裂缝修补:缝宽小于0.2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进行表面涂刷密封;大于0.2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灌缝。
1.4 打磨:将构件表面凸出部分(混凝土构件交接部位,模板的接槎等)打磨平整,修复后的构件表面尽量平顺。
1.5 清洗打磨过的构件表面,并使其充分干燥。
2. 缺陷部位涂刷底胶
将配好的底胶(粘结剂),用涂刷均匀于缺陷部位的砼表面。
3. 构件表面残缺面的修补
用环氧腻子对构件表面残缺面的修补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要点如下:
1 腻子主剂,固化催进剂,固化剂按规定比例称量准确,装入容器,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2 构件表面凹陷部位用环氧腻子填平,修复至表面平整。在残缺修补中使用环氧腻子时,要在气温-5℃以上,相对湿度小于85%的条件下施工。腻子涂刮后,表面仍存在的凹凸糙纹,应再用砂纸打磨平整。
4. 涂刷底胶
将配好的底胶(粘结剂),用滚筒均匀涂刷于需要粘结的砼表面。
5. 粘贴碳纤维
粘贴碳纤维材料之前,首先应确认粘贴表面干燥。气温在-10℃以上,相对湿度rh>85%时,如无有效措施不得施工。为防止碳纤维受损,在碳纤维材料运输,储存,裁切和粘贴过程中。应用钢直尺与壁纸刀按规定尺寸切断碳纤维材料,每段长度一般以不超过6m为宜。为防止材料在保管过程中损坏,材料的裁切数量应按当天的用坎们形肌l枷宋菹蚪油繁匦罱?0cm以上。该部位应多涂树脂,碳纤维横向不需要搭接。其施工工艺要点如下:
5.1 粘贴树脂的主剂,固化催促剂和固化剂应按规定的比例称量准确,装入容器,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一次调和量应以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为准。
5.2 粘贴时,在碳纤维和树脂之间尽量不要有空气。可用罗拉(专用工具)沿着纤维方向在碳纤维材料上滚压多次,使树脂渗浸入碳纤维中。
6. 养护
粘贴碳纤维材料后,需自然养护1-2小时达到初期固化,应保证固化期间不受外界干扰和碰撞。
7. 涂装
若加固补强构件需要防火时, 可在树脂固化后涂刷耐火涂层。涂装应在树脂初期固化后进行,并应遵守所用涂料的相关标准和施工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