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茶社分店新开张,不仅有茶艺培训还有古琴培训,一起来认识一下古琴老师林璐
林璐吴门琴人自幼随父亲学绘画、书法,曾先后拜天津美术协会胡国栋、天津文化局局.长胡培显、河北省书画协会王金城为师,广泛求艺。后于2006年开始接触古琴,师承苏州虞山派吴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裴金宝之徒王俊老师。现任河青私塾古琴讲师,琴宝堂古琴教师,曾参于2010年第二届金秋民乐节的《名家奏倪琴—中国古琴演奏会》河北省古琴协会理事
隋唐隋唐时期流行燕乐歌舞,而琴风稍落。董庭兰擅弹《胡笳》等曲,流传作品有《颐真》;期间新作琴曲有《风雷引》、《昭君怨》、《离骚》、《阳关三叠》和《渔歌调》等,斫琴在唐朝也有巨大的发展,如四川雷氏家族所斫的“九霄环佩”为传世名琴,唐琴在历代都被视为稀世之宝。唐代减字谱逐渐成熟,成为了记录琴音乐主要谱式。初唐时琴也传到朝鲜和日本。期间.琴人还有李白、白居易、韩愈、赵耶利、薛易简、陈康士和陈拙等。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浑圆。现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龙池、凤沼的面板上贴有两块小桐木,作为假纳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采用这种方法。唐琴的断纹以蛇腹断为多,也有冰纹断、流水断等。其表面漆灰则有墨、栗壳色两种,有朱红漆者皆为后人修补时所加,灰胎皆为纯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两侧直至面板边际,以防止上下板开胶。这些琴的边长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间。
悦茶舍茶艺培训工作室
186033116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