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出售
来源:个人
价格:面议
质量保证书:无
博物馆展出的一件景德镇窑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是洪武釉里红瓷器的典型代表。该壶呈玉壶春样式,长流、曲柄,口上有宝珠纽盖,盖与柄以银链相连。整器满绘釉里红花纹,盖上饰以覆莲瓣和蔓草边饰,器物自口部至足部依次为蕉叶、蔓草、缠枝菊花、如意云肩、缠枝牡丹、仰莲瓣和蔓草边饰等花纹;长流与曲柄均饰以缠枝灵芝。洪武时期,虽然釉里红瓷器得到较大发展详见拙作“明洪武朝景德镇瓷器研究”,载吴浩坤、陈克伦主编文博研究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3月,但如这件执壶这般完好,且器盖、银链均完整保存的也是存世所仅见,因此十分珍贵。这件瓷器在西藏发现,反映了明初中央政府对西藏事务的重视。从这件执壶的保存情况来看,基本上可以排除后世传入西藏的可能性。
在市场上“捡漏儿”的黄金时代是早已经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事。由于当时,市面上的古董非常丰富,很多藏家不明就里,只顾得上挑选品相、工艺、画面等艺术特征,却往往忽略了官窑瓷器的历史价值,结果就是“买到一件就赚到一辈子的积蓄”。出现在各大拍卖会上的宋明两代瓷器,基本上都是当时被人买下的藏品。时过境迁,当年走街串巷、盲收盲售的“大筐”们如今也成为了收藏界的前辈,而下乡收购旧物古董的小商贩们更是早早练就一双慧眼,不容错过哪怕是一块珍品瓷器的残片。对于普通的瓷器收藏爱好者而言:“真的买不起,假的没必要买”。
认为,清三代官窑的特色首先是从明代官窑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他说:“清三代官窑在明代官窑基础上,继承了明代很多优秀的传统内容、烧造方法、品种等。特别是康熙、雍正两朝,受到明代最著名的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影响,对其非常崇敬与赞赏,也全面继承了明代成化时期瓷器的优秀工艺。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清代早期不写官款而写成成化、宣德款的青花瓷器,都是源于对明代官窑瓷的继承与膜拜心理。”
修理记录:无
成色:全新
王橙
18159880273
497885163@qq.com
福建 - 厦门 - 思明 - 滨海 - 厦门伯得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