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相关词条解释 陶瓷 陶瓷[1]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2]
灭鼠 此法效果好收效快,适应范围广,要大面积灭鼠。但要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和第二次中毒危险性小,不使害鼠产生生理耐药性的灭鼠剂。(杀鼠灵、甘氟、敌鼠钠盐、毒鼠磷、大隆,如若无效,请多等些时日)。同一种灭鼠药毒饵不可以连续使用对于传统的灭鼠方法,同一种灭鼠药毒饵为什么不可以连续使用?老鼠采食毒饵中毒死亡后,尸体中尚有残留毒饵的化学成分,毒饵化学成分即使痕量它的基本物理性质不变。其它老鼠发现死鼠时仍就可以嗅到除老鼠正常气味外毒饵化学成分的特殊气味。老鼠智商比人差不了许多,是非常聪明的哺乳动物,它的嗅觉非常敏锐,具有很强的气味辨别能力与记忆力。老鼠能够判断出同伴的死亡与化学成分的特殊气味有直接关系,并牢记,所以它不会采食嗅出死鼠体内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它还会阻止同伴采食。即便饵料改变了,老鼠还是不会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