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就得多上培训班?
正确的认识:“幼小衔接班,上还是不上?”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很多幼儿园孩子的家长。究竟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还真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长平时的用心以及孩子本身的特点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绝不能把幼小衔接狭义地理解成就得多上几个“幼小衔接班”。
明智的做法:适当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孩子的顺利衔接。不过我们需要把握好度,避免走入两个极端:一是过度学习,提前让孩子学习太多小学阶段的知识;二是认为孩子什么都不该学,否则会“毒害”了自己的孩子。其实,家长的关注点不要放在是否应该学的问题上,而是应该放在何时学、怎么学等更为关键的问题上。幼儿阶段的孩子,应多以游戏互动的方式,通过玩来掌握应学到的知识,比如认字、数数等,而不应该让孩子机械地、被动地学习。
不少家长面对幼儿入学初期所表现出来的不适应,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所限,没有意识到自身对幼小衔接的消极态度。据了解,家长主要存在以下错误认识:
1.轻描淡写,漠不关心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或是自身素质所限,不注重自身与幼儿的心灵沟通与交流,不关注幼儿在园期间的发展变化,不配合教师所开展的主题活动,不参与幼儿园举办的专题家长会,更不和幼儿聊任何有关入学的话题。这就使幼儿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重视与关怀,更谈不上主动发展了。
2.简单粗暴,施加压力
个别家长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把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归结为调皮捣蛋,经常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吓唬幼儿:“一天到晚就知道调皮捣蛋,我不管你,到时候老师会好好收拾你。”“连十分钟也坐不住,到时候你就等着让老师罚站吧!”听到这些语言,幼儿对小学还有什么向往与企盼?大概就只剩下恐惧与不安了。
3.重视知识,忽视习惯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的入学准备就是提前认字、学习拼音、学习英语、学会算题等知识技能,却忽视了对幼儿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更忽视了诸如观察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因孩子过早地接触小学的有关知识技能,反而降低了学习兴趣,不利于入学后的学习兴趣激发与能力的持续发展。
幼升小面试可以算是一个家庭中的一件大事了,虽然说一切都要以平常心去面对,但是还是要做好准备才能够取得更好的结果。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幼升小面试准备呢?
面试一般要考察孩子的知识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内容,知识的话一般是语数英三科的一些简单基础的内容,这些家长就能够教给孩子。其他方面例如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的方面则更多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所积累的能力,而这些方面临时抱佛脚是没什么用处的。所以说,家长更多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交给孩子这些方面的能力,才能够在面试的时候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不至于慌了阵脚。
除了知识和能力以外,印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面试时着装要整洁得体,孩子整洁的外貌会给面试官良好的印象。还有,基本礼貌和礼仪也是不可缺少的,见面说您好,告别说再见,这些虽然只是基础的礼貌用语,但却是提升老师对孩子印象分的好机会,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以小见大,能够看出平时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礼仪问题的态度。
南京爱尚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18013952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