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 3004815880
扫上图二维码发送产品资料办理
1.safety(产品安全认证) 产品安全认证包括两部分:电气产品分为管制类电气(prescribed product)和非管制类产品(non-prescribed product)。 1) 管制类电气产品根据as/nzs4417.2划分,包含电热设备、制冷设备、电动工具、零部件等。其中三家发证单位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及维多利亚州在 认证进程中最为活跃。管制类电器强制必须取得由监控部门颁发的认可证书(certificate of approval),并且规定标识(必须打上证书号)。证书号的第一个字母显示该证书由哪个州或地区颁发。如:
(1)q04051(queensland 昆士兰) --- q number (2)w2015(western australia 西澳大利亚) --- w number (3)v03101(victoria维多利亚) ---esv certificate v number (4)nsw18099(new south wales新南威尔士)--- doft certificate nsw number
2) 非管制类电器可无须认证直接售卖,但制造商须保证产品的电器安全符合澳洲标准as/nzs3820:1998(essentialsafety requirements for low 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监控部门将为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颁发符合性证书(certificate of suitability).取得符合性证书的电器产品可以打上证书号,证书最后的字母显示该证书由哪个州或地区颁发,如:
(1)cs/431/q(昆士兰) (2)cs/108/nsw(新南威尔士)
澳大利亚rcm认证办理要求 2.emc(电磁兼容) 澳洲的电磁兼容性符合计划是依据1992无线电通讯法(radio communications act 1992) 所制订,所涵盖的产品范围很广,包括电动机驱动及发热的电器产品、电动工具及类似产品、电灯及类似设备、电视接收器及音响设备、信息科技产品、工业科学及 医疗用仪器设备、点燃引擎和弧焊设备等。该计划根据产品产生电磁干扰的危险程度,将产品划分为三类,第二及第三类产品必须附有c-tick标记。但无论产品属于哪一类别,均必须符合相关的emc标准。 一类产品:对使用无线频谱的装置只有轻微影响的产品,如手动开关、简单的继电器、无刷鼠笼型感应电动机、交流电源/电源变压器、电阻等。这类产品在生产销售时可自愿申请使用c-tick标志。 二类产品:对使用无线频谱的装置有较大影响的产品,如微处理器或连时钟的数码装置、整流器或滑环式电动机、弧焊设备、交换式电源供应器、光度调节器和电动机速度控制器、信息科技(cispr 22)类别的电讯终端机设备(自2003年11月7日起从第三类改为第二类)。 三类产品:对使用无线频谱的装置有严重影响的产品,如工业、科学及医疗用仪器设备第2组(cispr11)。 注意事项 1.产品上到时候需要统一添加rcm logo,注意此要求是2013年4月19号澳洲公告的; 2.直插式适配器做rcm认证时,要做插头的随机测试; 3.灯管类的产品:如t8 led灯管,荧光灯管由于用户能直接替换,安全风险较大,需要寄样品到澳洲评估; 4.不同的发证机构时间会有所不同。 相关申请事宜 (1) 若该产品有cb及各国差异,则可以直接去转safety certificate。再加上emc部分就可以让代理商帮忙出宣告。该产品就可以销售至澳洲并打上rcm mark。 (2)safety certificate: 申请safety部分时,若产品为direct plug in,则需针对该产品做au plug test(test standard: as/nzs 3112: 2004),若产品为desktop,则无需做此项测试。 (3)emcreport --- 即可以是c-tick report(teststandard: as/nzs cispr 22: 2002),也可以是ceemc report。 rcm认证要求 1、新法令将从2016年3月1日正式实行。 2.saa认证和c-tick认证将逐步取消,代之以rcm认证,该认证涵盖安规和emc(c—tick可能仍然会适用于一些小功率的无线产品)。 3、 所有电子产品,将分为三类:high,medium,low risk。我们没有详细的划分范围资料,一般来说,电池驱动和电压在12v以下的产品是低风险,240v标准电压产品为中风险,高电压产品为高风险。低风险产品的缓冲期是6个月,中高风险产品缓冲期为3年(该期限是澳洲相关协会的建议,但是具体法令上政府还没有最终确认)。 4、rcm 认证只能由澳洲当地公司申请,该公司必须向澳洲政府申请一个rcm号码。中国生产商和出口商可以用自己的名义申请iec或者as/nzs报告,但是该报告 必须交由澳洲进口商来申请rcm。申请注册费用为每年每产品每商标75澳币(举例说明,澳洲某个公司拥有两个商标:a和b,他从中国进口了完全相同的一个 批次的产品,一半打上a的商标,一个打上b的商标,那意味着必须支付150澳币每年的注册费用)。 5、根据该专家的意见,由于进口商将承担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风险(责任方),而且非澳洲公司无法直接申请rcm认证。则估计,越来越多的稍有规模的澳大利亚 公 司,会改变为了降低费用,由中国生产厂承担费用制作报告和申请saa的做法。他们将倾向于指定有一定能力和声望的实验室,提供保险的报告和测试数据,再由 他们来申请澳洲rcm认证。 6、理论上,澳大利亚实验室也可以作为申请方帮助某个公司获得rcm认证。但是根据该专家的意见,由于从法律上承担的责任较大,估计大部分澳大利亚实验室不会主动冒这个风险,即使来做,相关费用也可能会比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