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中的配景花架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在功能上要满足休憩和观赏周围景色的要求;在艺术效果上要衬托主景,强调主景与环境的过渡。花架形式既要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又必须与主景相协调。在以水为主景的园林空间中,若以水面的辽阔平静取胜,那么花架的位置以临水为宜,它的色彩、线条、轮廓应当具有变化丰富的特点。倒影既可点缀水面,又可衬托出水面的辽阔与安静。若以瀑布喷泉、叠水为主景的动态水体,则花架就应当设置在观景的角度及视距处。造型应当简洁,色彩比较淡雅,这种处理会使主景显得热烈而奔放。园林中以植物为主景时,花架的作用往往是以划分空间增加景深为主,色彩与线条要和绿色以及植物的形态成鲜明的对比。以建筑为主景时,花架往往是建筑的延续作为强调建筑的某种符号来设置,所以其风格和色彩、形式都应当和建筑协调统一,但其以空透的架及优美的植物姿态来装饰建筑的作用就显得十分突出。
花架在投资上的经济性是和园林中的古建和现代建筑比较而言的。花架虽然不能完全代替园林中厅、堂、楼、榭的多种功能,但造价的低廉、施工的简便、工时与材料的节省,都是任何其他建筑所无法比拟的。每平方米钢筋混凝土花架造价约100至150元,每平方米的现代园林建筑需500至700元,每平方米古建要高达1000至1300元。花架的投资额是现代建筑的1/4—1/5,是古建筑的1/8—1/9。在目前园林投资有限的条件下,用设置适当的花架来降低园林建筑的投资标准,不仅不会影响园林艺术水平的发挥,而且可以体现我国园林的民族传统,同时增加了环境中的绿量,是园林设计中可以一举多得的策略性手段。正因为花架在经济上的优越性,使花架的设计与建设在当前具有繁荣发展的客观条件。八十年代新建的花架,构思丰富、形式多样以及在结构选材、色彩方面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园林建筑形式的一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