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45年起,大约经过一个世纪的时间,各工业发达国家都相继实现了印刷工业的机械化。1859年美华书馆迁往上海,在这一年由该馆技师美国人姜别利改进了汉文活字规格,定出了37种标准,奠定了汉文铅字制度的基础。他又创造了电镀字模,发明了元宝式排字架。他还把中文铅字分成常用、备用和罕用三类,每类都以《康熙字典》部shou检字法排列。提高了铅印书的生产效率。从此中国开始创办活字印刷机构,印刷业逐步走上了机械化的道路。与此同时,西方石印术也传入中国并得到相当的发展。
15世纪中叶,约翰·谷登堡(1397-1468)从1436年开始研究活字印刷,1440年制成螺旋式手板木质印书机1445年开始设厂印书。直到1477年几乎传遍了欧洲并在欧洲流行开来,成为现代印刷术的起源。年,西方的铅活字和印刷机传入中国,中国出版业开始以铅活字印刷出版图书。1590年用西方活字印行zui早的图书——《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拉丁文),1819年印行了铅活字本的《新旧约sheng经》(汉字)1838年英国人台约尔在新加坡制成一套汉文铅字,1842年被报到香港1844年美国人谷玄在澳门设花华sheng经书房,利用台约尔的这套铅字经营铅印业务。
网络印刷:网络印刷这一概念于2005年引入中国,是应用网络提供印刷服务的解决方案,客户使用个人计算机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印刷品。所谓特种印刷,就是通过特种设备、特种技术来印刷那些常规设备和技术不能印刷的产品和介质。能进行这种印刷的设备主要有:丝网印机,凹印机,平版uv打印机,uv胶印机。
孔版适于特殊表面的印刷,诸如曲面、粗糙面、光滑面、金属面、非金属面、布匹。将来的印刷,可能会无需印刷版。如静电印刷、喷墨印刷、雷射印刷等,现己开始付诸实用。印刷品乃由印刷墨(printing ink)在承印物上固化皮膜之表现,故印墨品质之良莠,关系成果好坏至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