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胎古琴木胎完成后,开始髹由大漆与鹿角霜调和而成的灰胎。将鹿角霜分别制作成80、120、200等不同目数,分别刮到琴面上,灰胎在琴体上要刮很多遍,从80目的鹿角霜一直要刮到200目。灰胎的干燥期比较长,刮一遍灰胎要干燥十天左右才能达到一种表干的状态,然后继续刮第二遍,一直刮到二十多遍不同目数的灰胎。灰胎刮完之后要自然存放约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够达到彻底的干燥。所以,制作一张琴比较合理的时间应该是两年左右。
古琴是中华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自古“琴”为其特指,20世纪20年代为与钢琴区分改称古琴。琴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
古琴教学
寓意九紫古琴德中有道的品牌愿景古琴九德最早出自明代冷谦《琴书大全.琴制》,指"奇、古、透、润、静、匀、圆、清、芳"一曰"奇"。谓轻、松、脆、滑者乃可称"奇"。盖轻者,其材轻;松者,扣而其声透,久年之材也;脆者,质紧而木声清长,裂纹断断,老桐之材也;滑者,质泽声润,近水之材也。二曰"古"。谓淳淡中有金石韵,盖缘桐之所产得地而然也。有淳淡声而无金石韵,则近乎浊;有金石韵而无淳淡声,则止乎清。二者备,乃谓之"古"。三曰"透"。谓岁月绵远,胶膝干匮,发越响亮而不哽塞。四曰"静"。谓之无杀飒以乱正声。五曰"润"。谓发声不躁,韵长不绝,清远可爱。六曰"圆"。谓声韵浑然而不破散。七曰"清"。谓发声犹风中之铎。八曰"匀"。谓七弦俱清圆,而无三实四虚之病。九曰"芳"。谓愈谈而声愈出,而无弹久声乏之病。(清)和素《琴谱合璧》"蓄琴者,欲其九德具备,无收庸材。九德者:奇、古、透、润、静、匀、圆、清、芬也。"
北京九紫天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010 88129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