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
孩子的懒散令家长烦恼,但是孩子的懒散形成,与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客观上说,家长的过分溺爱是造成学生惰性心理的因素之一。孩子年幼的时候,家长怕孩子做不好事情,对家务及孩子应该承担的事物大包大揽,除了会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之外,还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不但使孩子失去了做事的兴趣,而且会对别人为自己做事xi以为常,有些家长本身就存在这样的思想:“你只要好好学xi就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管”。孩子可能甚至会从内心里贬低劳动,什么都不愿干,什么都干不好,在家时如此在学校也是如此。
2、孩子不良的个性特征
① 依赖心理。懒散的人常有依赖别人的思想。在家里,“反正妈妈会喊我起来”,“反正我不做作业爸爸也会催我”;在学校,“反正我不回答,总有别人会说出正确答an”,“反正作业不会做可以抄同学的完成任务”。这种依赖别人的惰性心理只会使能力减退,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遇到难题就真的不会做了。
② 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恒心,有过失败和被人否定的经验,所以做事情没信心,对自己怀疑态度。对父母要求做的事情和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能躲就躲,能藏就藏,就连自己原来最愿意做的事情要是产生了畏难情绪,也没有信心做好。长期下去能使孩子养成懒散,不想接受挑战面对困难。
③ 缺乏上进心。缺乏上进心的孩子容易满足,对自己要求不高,得过且过的思想严重,做事不求质量,作业马虎潦草,不改正错题,常抱着“应付”和“混过去就行”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而这种缺乏上进心的表现必然导致懒散现象的产生。
3、不良榜样影响
① 家长榜样。有的家长本身就缺少时间观念,没有勤劳的xi惯和雷厉风行,果断利落的作风。“身教重于言教”,这样的家庭严重影响了子女良好健康xi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促使懒散现象的发生。② 周边同学及朋友榜样。孩子身边的同学并不是以勤劳为榜样,而是大家一起去羡慕那些能走“走捷径”,“占便宜”的孩子,那么孩子所在的群体就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
惠州启发训练营
1893351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