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对干旱条件的适应导致了一系列形态、解剖结构的形成。最早适应类型之一是在叶上形成树胶、绒毛或刚毛,但当干旱加强时,这种保护并不太有效,因此除了少数情况外,仅在植株幼龄发育期被保留下来,以后的阶段是形成蜡层表皮。山区和干旱区生长的桉树的幼叶和成熟叶上、树枝上,有时在树干上都有蓝灰色的蜡层。到现代发育阶段,桉树的角质层加厚,以利于它最安全地适应干燥条件。应该说,桉树的再生性状都是从中生进化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桉树是三大速生树种之一,根系发达,吸收力强,生长量大。水肥供应充足,1年长高1.5—5.5米,4—5年即可采伐利用。桉树吸收的主要营养元素是:氮、磷、钾、钙、镁、锌、硼等。据研究,每株桉树每年平均吸收氮36克、磷2.8克、钾20克、钙31克、镁8.5克,吸收量依次是氮>钙> 钾>镁>磷,氮、磷、钾的吸收比例=13:1:8。缺氮植株失绿或变紫红色,生长受阻;缺钾植株软弱,易倒伏,叶色暗淡无光泽;钙、镁元素可增加桉树的抗性,使桉树生长迅速,树型直而匀称,成材率高;锌、硼元素促进桉树顶端生长,如果缺乏这两种元素,桉树会出现顶芽干枯或嫩芽肿胀变脆、易风折、形成弱小丛枝等,严重影响桉树生长。
广东达一农林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899964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