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校服的国家标准gb/t31888-2015出台,标志着20多年来我国校服产业*一次有了统一的规范。为评估新国标的落地效果,2016年开学季,包括辽宁、天津、广东、山东等省在内的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校服产品监督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ph值、纤维成分及含量、色牢度等。这些项目不合格的原因,包括面料生产企业漂洗工序不合理、未对采购的面料进行必要的检验、企业为降低成本采购或生产纤维含量不达标的面料等。在我国一些地区,校服由学校统一采购,颜色、款式均由学校说了算。校服生产企业只要得到学校的认可,即可完成销售,而学校对校服的质量也只能从外观和做工上给予评判,作为主体的学生和家长却鲜有选择权。
由于各地对“校服新政”的理解及执行力度不同,部分地区仍存迟疑观望的心态。一些生产企业以“与学校采购合同早已签订”为由,沿用老标准、按挂牌明示标准,甚至牵强附会地方标准,意图规避严苛的新标准。
在安全性方面,标准除了对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甲醛含量、染料及助剂的使用进行严格的规定之外,还增加了燃烧性能、附件锐利性、残留金属针等内容。
泸州市方歌商贸有限公司
18090199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