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黄”指的是肝脏。对雌蟹来说,蟹黄往往被泛指为肝脏和卵巢的统称。肝脏为河蟹的消化腺,很大,由许多细小分枝组成,有一短的肝管通入中肠,肝脏在河蟹体内呈淡黄色,蒸煮后为中黄色。卵巢呈葡萄状,成熟的卵巢充满头胸甲内,为紫酱色或豆沙色,蒸煮后呈橘红色,易于和肝脏相区别。所以,蟹黄其实就是螃蟹体内的卵巢和消化腺,橘黄色、味鲜美。蟹黄不是螃蟹的卵,虽然成份和蟹卵基本一致,但是两者有本质区别。蟹黄中确实含有未排出体外的卵细胞,但还有其他的螃蟹的器官、腺体、组织液等物质,并非单纯的蟹卵。蟹黄体积变大、呈鲜艳的橘黄色时代表母蟹的性腺已经成熟,此时生产排出体外的是蟹卵,留在体内性腺中的卵细胞仍然属于蟹黄的一部分。
在放蟹苗前 15~20 天,每亩用 75 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yao性消失后,用 80 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 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 藻类、 水草的生长。每天投喂饵料 2~3 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 4% 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 浮萍等优质 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 水位的剧烈变化。经过 2 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