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完全退火。用以细化中、低碳钢经铸造、锻压和焊接后出现的力学性能不佳的粗大过热组织。将工件加热到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再次发生转变,即可使钢的组织变细。
②球化退火。用以降低工具钢和轴承钢锻压后的偏高硬度。将工件加热到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上20~40℃,保温后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珠光体中的片层状渗碳体变为球状,从而降低了硬度。
③等温退火。用以降低某些镍、铬含量较高的合金结构钢的高硬度,以进行切削加工。一般先以较快速度冷却到奥氏体最不稳定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奥氏体转变为托氏体或索氏体,硬度即可降低。
④再结晶退火。用以消除金属线材、薄板在冷拔、冷轧过程中的硬化现象(硬度升高、塑性下降)。加热温度一般为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50~150℃ ,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加工硬化效应使金属软化 。
⑤石墨化退火。用以使含有大量渗碳体的铸铁变成塑性良好的可锻铸铁。工艺操作是将铸件加热到950℃左右 ,保温一定时间后适当冷却 ,使渗碳体分解形成团絮状石墨。
⑥扩散退火。用以使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均匀化,提高其使用性能。方法是在不发生熔化的前提下 ,将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并长时间保温,待合金中各种元素扩散趋于均匀分布后缓冷
⑦去应力退火。用以消除钢铁铸件和焊接件的内应力。对于钢铁制品加热后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100~20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即可消除内应力。 退火是为了消除塑料制品的内应力或控制结晶过程,将制品加热到适当的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而后慢慢冷却的操作。
退火材料用语
半导体芯片退火
半导体芯片在经过离子注入以后就需要退火。因为往半导体中注入杂质离子时,高能量的入射离子会与半导体晶格上的原子碰撞,使一些晶格原子发生位移,结果造成大量的空位,将使得注入区中的原子排列混乱或者变成为非晶区,所以在离子注入以后必须把半导体放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退火,以恢复晶体的结构和消除缺陷。同时,退火还有启动施主和受主杂质的功能,即把有些处于间隙位置的杂质原子通过退火而让它们进入替代位置。退火的温度一般为200~800c,比热扩散掺杂的温度要低得多。
蒸发电极金属退火
蒸发电极金属以后需要进行退火,使得半导体表面与金属能够形成合金,以接触良好(减小接触电阻)。这时的退火温度要选取得稍高于金属-半导体的共熔点(对于si-al合金,为570度)。
禁忌证:
(1)严重的低氧血症; (2)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 (3)肺动脉高压; (4)无法纠正的凝血性疾病; (5)伴有肺大疱的肺气病以及太靠近血管的病变; (6)相对禁忌症是既往有肺切除术史或fev1<1l。
六、使用注意事项
(1)术者应熟知纵隔解剖知识,熟练掌握纤支镜检查技术; (2)术前常规阅胸部x线片及ct片,明确病变部位及气管旁较大淋巴结的方位; (3)将穿刺针经纤支镜活检孔送入时,一定要把针尖先缩回保护鞘内,待直视下选好位置并固定后再将针尖推出,以防损伤气管和纤支镜; (4)尽量垂直方向刺入病灶区,要注意避开支气管和软骨环,并要保证穿刺针进入病灶内的深度; (5)以纤支镜活检通道做支撑,在抽吸前必须固定好位置,维持抽吸负压为20ml,可向不同方向往复抽吸3至4次,能提高阳性率; (6)先进行tbna,然后活检、刷检,可避免污染和假阳性。
深圳市英菲尼奥科技有限公司
13714788980
中国 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