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zui 大特征就是体松柔和,舒展大方,外柔内鼓,有掤劲拳术之称。在《太极拳练谈》中也讲到“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也”。这里的所谓“刚”和“针”,指的都是太极拳的内劲。当前有许多人练拳只见软不见刚,把柔理解成软,把柔与软混为一谈。
太极拳之“刚”,就是以腰为轴,利用太极拳的缠丝劲,牵动丹田充溢的内气,在瞬间发出的爆发力,亦称弹簧劲。这种劲是通过长时间周身放松、拉长,用柔缓的动作在去僵求柔中练出的先天自然之气(常说的丹田之气)所产生的,并非后天之拙力。太极拳之“柔”,《拳论》上讲,“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掌握柔并不是松软,而是去一份拙力、蛮力,得一份柔劲后的缠丝劲。此为太极拳的精髓,非千锤百炼、天长日久,不易轻得。由此可以看出练好太极拳柔刚途径就是学会放松。
太极拳在拳架的一招一势,一呼一吸,一开一合的动作中,都寓示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互为其根,不可分为两半的自然规律。“里往外开者皆属阳,外往里收者皆属阴,故凡外击者为阳,内引者为阴。拳势内,外开者蓄而不发,内收者引而不击,而搏击之劲自然藏于引进之中。惟其如此,故愈练而愈精密细巧。刚柔互运,虚实渗透,久练纯熟,无端绪之可寻,无迹象之可指,方为得太极之真谛”。
易悠(苏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899443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