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联轴器
联轴器螺杆式制冷压缩机试机时噪声超标,通过测试认为该噪声由柔性联轴器引起。开始采取各项调试,降噪效果不明显,后将膜片联轴器更换为弹性柱销式联轴器,压缩机噪声得到了改善,达到了标准要求。紧固零部件、改善装配间隙,减小轴承振动,对于其中的运转声音异常现象,判断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压缩机紧固螺栓松动、压缩机和电动机间联轴器对中不良、转子运转不良。另外拆机发现轴瓦过度磨损,从而导致无法承载负荷,转子产生跳动,出现异常响声。通过检查紧固螺栓松紧度达到规定值,调节联轴器对中,更换磨损件,调整各项装配间隙在规定值范围内,机器运转声音正常。齿轮联轴器是由两个联接盘,通过其内、外齿联接。带有内、外齿的联接盘通过花键或键与变速器和驱动桥联接。齿轮上的花键齿损坏,且配合间隙大于0.4mm时,应予更换。齿轮上键槽损坏时,允许将键槽扩大,并更换。或在距原键槽60°处另插制键槽。齿轮联轴器在调整时,两轴的同轴度不应大于0.4mm。
膜片联轴器
弹性膜片联轴器依靠金属膜片来传递扭矩并吸收由不对中引起的变形,零部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没有摩擦磨损,因而不需要润滑,符合流程设备无油化发展方向。齿式联轴器是刚性可移式联轴器,它靠齿面之间的相对滑移来补偿两轴的不对中,因此齿式联轴器必须要润滑,而且润滑条件是决定齿式联轴器工作好坏的关键。特别是在高速运转时显得更为突出,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的分离、泄漏等,以及润滑油的选择,往往因润滑设计用的是被连接机器的轴承润滑油,而不是承载能力更合适的齿轮润滑油。因此,高速运转的齿式联轴器的润滑问题尤为突出。另一方面,齿面相对滑移产生的磨损又会造成油泥和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虽然齿式联轴器曾经是高速大功率应用的不二选择,但随着膜片联轴器的出现和发展,齿式联轴器逐步淡出了。全金属结构,传扭能力大,使用寿命长;膜片联轴器采用金属膜片作为弹性元件,强度高,传递载荷能力大,而且整个产品中不存在非金属件,没有老化问题,使用寿命长,而且适用于苛刻的使用环境。这是非金属弹性元件联轴器不可比拟的。补偿不对中能力大,安装找正方便;膜片联轴器采用高强度奥氏体不锈钢膜片,可以在传扭的同时承受较大的变形,从而补偿两轴的不对中。非金属弹性联轴器受非金属弹性元件低强度和易老化的制约,不仅寿命短,而且补偿能力小。齿式联轴器受齿面相对滑移速度和润滑条件的制约俱资料介绍,齿面的相对滑移速度应不大于0.12m/s角向补偿能力很小。因此,非金属弹性联轴器和齿式联轴器安装找正要求较高。一旦不对中超出许可范围,就会造成联轴器的快失效。轴向和角向刚度低,对设备影响小;膜片联轴器采用很薄的金属膜片作为弹性元件,角向和轴向刚度低,因而附加轴向力和附加弯矩很小。由于齿式联轴器齿面可相对滑移,所以人们往往觉得齿式联轴器能够补偿更大的角向和轴向不对中,而不会给机组附加影响。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弹性膜片联轴器在受载后由于摩擦和两轴的不对中会对轴和轴承产生很大的附加轴向力和附加弯矩。
膜片联轴器
选择联轴器类型时应注意以下事项:所需传递转矩的大小和性质,对缓冲、减振功能的要求以及是否可能发生共振等。由制造和装配误差、轴受载和热膨胀变形以及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等引起两轴轴线的相对位移程度。许用的外形尺寸和安装方法,为了便于装配、调整和维修所必需的操作空间。对于大型的联轴器,应能在轴不需作轴向移动的条件下实现装拆。齿式联轴器的润滑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强力润滑。润滑油从轮齿底部各个小孔喷入,油受离心力作用进入啮合面,起润滑与冷却作用。油经啮合面后由齿的两侧流出。这种型式润滑,油流循环不断,杂志随之流出,且喷入的润滑油在离心力作用下造成相对的压力进入轮齿啮合面,所以有较好的润滑冷却效果,适用于高速重载的场合。贮油式润滑。润滑油由喷嘴射入,由于转动时润滑油受离心力作用而在齿轮外圆保持相对的润滑油层。这种润滑方式将使杂志残留与齿圈内,而油流的散热效果也较差,因此仅适用于功率小、速度低的场合。属于这种型式还有一种不流动的贮油润滑方式,即将润滑脂灌入内部后密封,定期洗换。自流式润滑。润滑油由喷嘴射入,经齿轮侧隙流过,从套筒小孔中流出,这种润滑方式主要起冷却作用,较难形成油膜,齿面磨损比下述强力润滑要快。
泊头市海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3643288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