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安居乐道
反义词:无妄之灾(注释:无妄:意想不到的。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
一、安居
安居: 安稳地生活;定居。
梵语 va^rs!ika 或 vars!a,巴利语 vassa。意译为雨期。为修行制度之一。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坐腊、一夏九旬、九旬禁足、结制安居、结制。印度夏季之雨期达三月之久。此三个月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称为安居。此系唯恐雨季期间外出,踩杀地面之虫类及草树之新芽,招引世讥,故聚集修行,避免外出。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卷四,解释安居之字义,即形心摄静为安,要期在住为居。
二、乐道
详细解释
(1)乐于称道;喜欢谈论。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则未知其为是与?其诸君子乐道 尧 舜 之道与?” 唐 韩愈 《送杨支使序》:“夫乐道人之善,以勤其归者,乃吾之心也。”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九:“﹝旧写实主义﹞偏重于人生黑暗面的描写,而对于特殊情形的丑恶,尤为乐道。”
(2)喜好圣贤之道。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贡 问曰:‘富而无骄,贫而无谄,何如?’ 孔子 曰:‘可也;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宋 韩维 《送孔先生还山》诗:“先生乐道者,於世淡无欲。”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你顺从天子的时候,便可以有寿,有富,有康宁,有乐道的余暇。”
(3)喜欢修道。
《宋史·隐逸传上·种放》:“独 放 与母俱隐 终南 豹林谷 之 东明峯 ,结草为庐,仅庇风雨……母亦乐道,薄滋味,善辟谷。”《四游记·灵耀大闹琼花会》:“却说 华光 杀退 邓化 ,走下中界,望见前面有一名山,原来是 朝真山 洪玉寺 ,寺内乃是 火炎王光佛 ,在那里修行乐道。”
